这个题目是我出的。原因是那天早上,跟学生一起背经典,学生问我一个问题,孔子说弟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是啥?我也是懵懵懂懂的,我给孩子们讲古代有《小学》,有《大学》,《小学》是学文的基础,比如我们识文字,背书段,明句读,还有知声律。有了一定积累,就可以读《大学》。而且古代的人,讲究读书要“知行合一”。《大学》就是修养指南。我不知道我讲得是不是正确,不过当我背起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时候,我感觉下面的小眼睛贼亮!当我一气儿背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孩子们一起鼓掌。关于《大学》,以及大学之道,我的老师没有教过我,我也没有学过,只是扒拉着传统文化经典的窗户缝,窥见一点点光芒,我已经惊艳了。2003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本科专业,当时有一道题论述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当时我们学校正在开展经典诵读工作,我跟我的学生正好一起在背《大学》。于是我从如何与经典结缘,怎么样一边学习一边在学生中开展经典教育,以及我对《大学》部分字句的粗浅理解。我的理解可能是不对的,但是我背的肯定是对的。就是这点背功,让我通过了那场考试,而且获得了比较高的分数。虽然没有上正式的大学,但是我通过这样一门一门学习,拿到了大学的文凭。
在我的感觉里,如果按照过去的要求,拿到大学文凭,其实等于小学过完,初步格物致知,以后,就应该按照《大学》的要求,一辈子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如果有能力,可以为治国,平天下而努力。
说大了。有人可能会说,我怎么做到呢?我想,学习动力沟通不妨是一条通往“大学”之路。通过美人系列技术,让自己的心慢慢稳定下来,体会诚意,慢慢正心;有意识使用六个抓手“觉察呈现”逐渐修炼出稳定的自我金刚结构;这样就能在与自己身边人的交往中,建立相对比较好的关系,特别是跟自己的亲人,爱人,孩子之间,获得稳定而温馨的家庭氛围。能够通过动通家庭教育理念,稳定家庭,成功“齐家”,那么,在面对自己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稳固的大后方。工作期间,既有目标(为家人创造更多收入),又有动力(被家人认可),那么工作也会蒸蒸日上——直接或者间接做到了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做贡献,如果你的工作是领导者,贡献可能更加直接。这就是个人与“治国”的关系。我们国家越富强,话语权越大,那么我们的影响力越大,对于世界发展影响越大,平天下,就不是一句空话。
当然,这后面的是我联想的。但是“大学之道”,跟今天的我的关系就是,我作为一个教师,通过我的学习,带动我身边的人学习和运用动通,通过我在家庭中实践动通理念,带动我的学生家长也主动学习和实践动通家庭教育理念,做到“修身齐家”的辐射影响,这就是我学习《大学》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