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心理学的老师讲,自从学了心理学之后,看谁都觉得有病。
我看了《少有人走的路》之后,深以为是,看周围的人,都觉得有病。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
如果你只想得到快乐,建议不要看这本书。因为看完之后,只会有深深的痛苦。为自己,也为他人。
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上一辈父母是从在物资贫乏的生存线上走过来的,吃饭穿暖是他们最大的追求,谈爱和教育,还真是奢侈。
我们这一代幸运得多,生下来就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然而,生活中仅仅有这些还不对,还需要爱。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爱?父母像填鸭似的把他们能给的东西一股脑的塞给我们,不管我们要不要。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其实父母也很委屈,父母并不是天生的恶魔,大部分父母还真心是希望孩子们过得好,只是,他们自己没有经历过什么是爱,什么是美好的生活。因此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在真正的爱孩子,教育孩子。
首先,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爱,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爱的努力,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样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
第四,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
---摘自《少有人走的路》
按这个标准,大部分父母的爱是不合格的。缺少心智成熟的爱教育出来的孩子,不是患有神经管能症就是患有人格失调症。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与外界发生冲突和矛盾,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任何事,他们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人,他们缺少勇气和个性。
真应了作者在书里开头所讲到的“人生苦难重重”。
如何面对苦难?面对苦难比逃避苦难更痛苦,因此许多人选择了逃避,然而问题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自行解决,反而有时会变更越来越恶化。
作者指出,人在童年成长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做一些标记。比如,如果你的父母总是对你撒谎,让你一次次失望,为了使自己不那么痛苦,你会选择不再相信他们。这个标记就写在你人生的地图里,成年后,面对一些权威人士,如上司、老板,你也会相应的不信任他们。
地图的标记一旦完成,很少人会再对他重新进行修订。虽然环境变了,自己也不是当然的那个小孩子了,权威人士也变了,但他们很少愿意对此进行反思,对地图重新进行修订。
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案例,有各种心理问题的人。有些经过治疗心理问题可以好转,更多的却是失败了。
这也进一步说明,如果幼年没有得到好的关爱和教育,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成年之后想要修复,就算有一流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也很难奏效。
坚持突破苦难,到达彼岸,真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PS: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