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回顾大学时期,期末考试疯狂备考,考的成绩也不错,放个寒暑假差不多就忘光了。工作后这几年断断续续也读了几十本不止的书,如果让我推荐一本书,脑海里搜索一遍,印象极其深刻,内容大部分记得的书基本上没有。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我们一直以来都读了假的书吗?我想大家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顶多是盗版书,假书还不至于。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我思考的结论是——读书的转化过程中出了问题。这个过程中,没有深度思考,没有结构化的阅读,所以知识的转化少之又少,没有形成体系。再加之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不断的遗忘,最后,在阅读过程中仅有的一些感悟,也随着时间消散了。
而就在这思考的过程中,我无意中阅读了一本书——《如何有效的阅读一本书》,很多观点与作者不谋而合,对于阅读水平的提升,我觉得很有益处,所以将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悟归纳了一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读书的结构化
开头我就已经提出了,读书的转化过程中缺少结构化的阅读,所以我们对于内容的吸收并不是很好,《如何有效的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在书的开头也直截了当的提出,读书要结构化。
何为"读书的结构化"呢,简单的解释来说,就是把整个读书过程,划分为几个环节,对每个环节进行管控。
奥野宣之,把阅读的结构分成5个方面:选书——购书——读书——纪录——活用。对于这5个环节都进行很好的管控,那么最终就会取得很好的结果。全书也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我们自己对照一下,是不是大多数时候都是从网上或是朋友那里,得到一本推荐的书,然后就买了开始阅读。缺少了太多的转化的环节,接下来我们就扩展开,分别来说下每个环节如何做。
如何选一本书
不知道大家都是如何确定阅读的书籍,我自己往往是这几个渠道:豆瓣等社交网站的top书单、京东等线上书城的sell 榜单以及书友或是朋友的推荐。通过这些渠道,会收集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书目,然后纪录下来,进入待选书目。
奥野宣之在书中也提倡,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资源,随时在购书清单中纪录待选书籍。一来以防止事后忘记到底是哪本书;二来也可以提升我们的购书速度。
书单确定后一定不要急着购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一定要到实体的书店去翻看一下想要买的具体书籍,进一步确认这本书是否真的"想看",之后再确定是否购买。避免受广告等宣传诱导,买完后发现兴趣不大,那肯定不会有耐心的好好阅读。
我在买书之前,也是这样做的,充分的确认内容是否感兴趣。为了节约时间,其实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找到电子书资源,了解书的大致内容,也不一定到实体店才能实现,所以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大致就可以判断出我们是否真的想要购买这本书 了。
这一步就确定了“想读”的心理需求,有了“去看”的内在驱动力。
读书过程中的沉淀
解决完了选书,购书的环节,接下来就开始了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又怎么去做到有效的转化呢?
奥野宣之给出的方式是——做笔记。他介绍了做笔记的许多工具和方法。运用不同的记号分阶段把最终的内容筛选出来进行多次重复阅读;通过摘抄促进对书的消化;“葱鲔火锅式”的格式来做读书笔记等等。
(注: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包含三项信息:写读书笔记的时间、书名以及作者名,两个要素:对你自己重要内容的摘抄、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最终,通过笔记不断的去锤炼读到的精华,沉淀自己对书书中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慢慢的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深刻的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建立知识体系
奥野宣之说通过重读读书笔记可以提升自我。一方面,通过重读再次引发深度思考,为思想进行润色;另一方面,通过“输出”促进思想的内化。
书中提出了很多的方法,结合我自己的体悟,我觉得其中有3中方法是比较实用的,是值得推荐给大家的。
首先,是自身对书中观点的深度思考,带着点批判性视野去看原书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去论证,是否真的是这样,如果不是,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信息去佐证我们的想法,这个过程中,就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独立观点。
其次,阅读完后,尝试着写书评或读后感,对阅读的整体感悟、观点等进行总结。一方面,对于书中有益处且值得分享的内容拿来分享,另一方面也是对第一种方法中提到的批判下成立的独立观点的落地总结。
最后,最好的成长是分享。我们学到了,思考了,明白了。可以与朋友一起讨论书中的一些内容以及我们自己的观点,或者去做一次公开培训,去和别人的思想进行碰撞。这个分享的过程就是我们既有观点的输出过程,是很好的检核我们学习效果的方式。
而无论是思考也好、书评也罢,亦或是面对面的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了传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会自觉的把原来杂乱无章的想法组织起来,然后才能通顺的说或者写出来,也会在这个过过程中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者信息,慢慢的,就建立起了我们自己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量变到达质变的过程,我们的能力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后记
书中还讲解了很多具体的工具和方法,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我相信有一部分人看过之后,可能会觉得书中繁琐的笔记太麻烦了,需要的时间太多了,随便看看多少还是能记住一些东西的,总比不看的好。
这样的观点我不反驳,我只是想说,读书多年,何不将读书的水平尝试着提升一个level呢。
当你发觉你读过的书提升了你的能力水平,扩宽了你的职业道路;当你发觉你读过的书渗透到你的行为习惯内化到你的思维中,把你变得更加从容美好;当你发觉在与人交谈中某书的内容能够脱口而出支撑你的某个论点,引发一片惊羡,你还会这样觉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