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快递
原创 葱花鸡蛋饼儿 我在人声鼎沸时
2025年01月26日 11:56 广东 听全文
搬家后,老爸快递收货地址依旧是老地址,所以他常会在早上运动后,回去拿上他的快递,而后气喘吁吁地回来。
每次进门,他都要感慨一句:“哎,提得好累呀。”
我大惑不解:虽然这边快递大都不送货到户,但直接下楼取快递,总比大老远提过来要轻松很多吧?
故而我提出:你把收货地址改为现居住地吧!
“哦哦,下次吧。”
下次,又从老地址提回来,又是“提的好累”,又是“劝谏”无果。
下下次、下下下次亦然……
几次三番后,我无语了。
敢情我在对牛弹琴白费口舌是吧?
敢情你在这自讨苦吃自我感动是吧?
我开始“高高在上”地“讲道理”:“让你改地址你不改,你就不要喊累了好吗?”
我本想说“自作自受”,但觉得这个词过于“苛责”,遂另作表述。
接着,我把完整的收货地址发给了他。
过几天,发现剧情再次重演。
我恼了。
“改个地址很难吗?”
嘿嘿傻笑,没有回应。
我不想搭理他了。
突然想起之前的一堂思维课——你眼中的问题,可能是对方的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
人们大都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劝一个人不要抽烟,往往得不到任何效果。
你眼里看到的是抽烟这个问题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
但在对方眼里,对方可能会发现自己抽烟这个行为,可以缓解他的焦虑、烦躁以及一些紧张和压力。
所以若真想让一个人戒烟,更好的办法并不是苦口婆心的劝说,而是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容易理解且便于施行的替代方案。
如:可以让对方在想要抽烟的时候,只抽几口就熄灭掉,而不是抽完整的一根。
又如:咀嚼一些花生/瓜子这样的小零食,往往也能相应降低想要抽烟的欲望。
于是我将老爸常用的下单APP,如某音、某手上面的收货地址给改了。
某天下楼取快递,他感慨了一句:“哎,果然还是寄过来方便得多,不用来回拿那么辛苦了。”
小学数学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早已深入骨髓。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往往都能制定出一个“最优方案”。
然而现实生活并不仅仅只有理论模型。
“最优方案”,可能是决策者在迷宫中挑选了一条看起来最光鲜的路,却忽略了脚下可能布满陷阱。
它更像是用金边装饰的谎言,让人误以为找到了捷径,实则只是绕了一个漂亮的圈子。
两点之间可能会有“崇山峻岭”,也可能有或这或那的“难以启齿”,甚至可能会遇上“翻山越岭”后甚至不如“绕道而行”的迅捷省力
生活就是,有一马平川,也有盘山公路。低洼盆地、潮湿沼泽、迷雾密林、荒滩戈壁等也不在少数。
繁华闹市一蹴而就固然好,如若不能,小径通幽曲线救国,也叫能屈能伸。
先找出你的能力在哪里,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