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平庸

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中庸之道是难能可贵的,从古至今,能做到中庸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想做到中庸,首先应该明确知道何为中庸。《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庸”一词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其二是指德才平凡的人。在我看来,这两种解释看似背道而驰,实则有着内在的关联。“中庸”既有贬义,难怪践行的人异常鲜见。或许,早有很多人将“中庸”等同于“平庸”了吧?

与中庸相对的,是走极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真是太常见了。以待人的态度为例,我想起孔子关于女子与小人的言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此言显然与中庸之道相悖。既然远近都不合适,为什么不能做到不偏不倚呢?舍中间以就两端,正是走极端的表现。

我一直以为,小人即是普通的芸芸众生,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任何人都有“小人”的一面。对于那些动辄以君子自称的人,我们完全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君子更是小人。应该说,大多数的人(指朋友之间)都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这正和“距离产生美”是一个道理。倘若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能懂得一点现代的心理学的话,那么他也就不会再抱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了,因为该检讨的是他自己。

由此看来,中庸应该是试图改变对象而无果后的一种自我调整。虽说中庸是主动而为,但也确有一种被迫的、无可奈何的意味,——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从自身找原因,改变自己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庸与平庸实乃殊途而同归。但是,归根结蒂,中庸并不意味着平庸,而那些讥中庸为平庸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庸之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从何时起,大概从打到孔老二开始吧,中庸就被弃如敝履,不仅被认为是腐朽落后的思想的代表唾弃而糟,而且常常...
    不贰行阅读 1,117评论 0 0
  • 幸福的一天,从懒觉开始。然后就是一顿满意的早午餐,自制蔬菜杂烩外加一个酱鸭腿,元气满满的开始。 吃过饭,骑着车,一...
    电影日记人阅读 302评论 0 0
  • 关于前端测试Mocha和chai.js简单地进行了测试的入门,然后发现作者用了一下sinonjs来辅助测试,这里主...
    进击的前端阅读 928评论 0 0
  • 截止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2146家,位居全球第一。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
    Selia阅读 624评论 0 0
  • 初夏的清晨,有着一年中最舒服的温度,卸下御寒的衣物,轻着薄衫,如释重负。 是的,你看那枝头的旧叶,慢慢褪尽,仿佛一...
    熟年与君共阅读 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