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平庸

        不知从何时起,大概从打到孔老二开始吧,中庸就被弃如敝履,不仅被认为是腐朽落后的思想的代表唾弃而糟,而且常常和犬儒主义以及平庸画上了等号。

        但是中庸之道,其思想实质,实在是很高妙的境界。试看《人物志》对中庸之德的描述: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故咸而不碱,淡而不聩,质而不縵,文而不缋,能威能怀,能辨能讷,变化无方,以达为节。是以抗者过之,而拘者不逮。”

     这种理想化的人格,也体现在孔子对老子的赞誉:”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在儒家看来,龙体现的,也正是中庸的人格。

       可见,中庸绝不是和稀泥,而是“能屈能伸,以达为节”,是“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庸和平庸划上了等号呢?因为中庸境界太高了,实在是太难以修炼成了,大多数人,修中庸之道,修着修着,就修成了平庸之道。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没有足够的智慧支撑,可不就是成了个只会和稀泥的庸人么。

       而儒家对中庸之道的追捧,搭配大大多数的平常资质,就产出了大量的平庸之人,实在是,意外之悲惨事。

       所以对我等平常人,也不要想着一定要追求中庸之道,痛痛快快去生活,发挥自己的兴趣,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也就行了。

至于中庸,就如天上的明星,仰止可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中庸之道是难能可贵的,从古至今,能做到中庸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对...
    成观阅读 4,806评论 0 0
  • 对于像素和分辨率这两个词,主要见于图片和显示设备上。只要你用到手机里的照相功能,你都要接触到这两个概念。只是大多数...
    行走的肉包阅读 10,377评论 0 9
  • 如果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本系列文章是学习完 Spring4.3.8 后的详细整理, 如果有错误请向我指明...
    小椰子表姐阅读 3,9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