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标题党一回。想来小谈下结构化思考这件事的。
习惯性的,你吃了么?中国式简单问候语。为什么这么说?
好吧,表示从未思考过,不就随口问下么。对于结构思考者看来,看似简单的这么句话,目的在于探索对方心情,情绪状态的好坏透过这么简单四个字就可以表露出来,从而得出是否可以开展下一句对话的结论。你中招了么?反正我呢躺枪了。思考懒癌者的心声,一骨碌的倒豆子。
揭露点事实,关于大脑的些许使用说明书,你看了么?
1、大脑内存的有限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广度是7±2的容量。举个例:限定时间内,给你一组0-9的随机数据排列后,说出其中某个数的量,比如有多少个7,大家都来猜吧[阴险]。
这海量的信息社会,短时间内你可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资讯,等着头脑爆炸吧。。肿么办?
结构思考君:淡定淡定,首先将信息分门别类;其次,列好主次清单,最好只做三件事,三件事,三件事;最后呢,推己及人表达清晰,就三点。比如,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呢,我再来强调下前面两点。哈哈,听说这个装逼好用。可以常用常熟[阴险]。
2、大脑喜欢什么?? 规律与结构偏好!
所谓的规律可循,也就是来说道下逻辑性问题了。大脑喜欢规律结构化的知识信息,在人际沟通表达上,缺少这条使用说明,那就等着和稀泥了。
开篇自我介绍,我是XXX,我就职于XXXX,喜欢XXX,很高兴认识大家……。这凹凸很久的习惯用语一直被我们信手拈来用了好久,又是躺枪的份了。你是想让人不记得你呢还是不记得呢。
结构思考君:选择关键词,三个三个还是三个。为你的自我介绍找三个关键词,也可理解为贴标签。通过收集分散了的信息,进行分类,然后概括总结出属于个人的标签。这种自下而上的规律性结构,在此完全可以利用上,也见诸于我们平常的人际交流当中,短时间内让人记住你,这才是自我介绍的意义所在。
表示下,我记得Yimi的“搭基木”、宝剑配英雄的形象色彩顾问宝英、开宗明义的小赖童鞋,当然了还有其他几位小伙伴,就把三个贯彻到底吧,哈哈哈~~
3、这年代最贵的是??? 注意力。(你答对了么)
时间平等,大家都是24小时一天,唯有注意力才是个人稀缺资源。聚焦你的注意力。注意力在哪里,问题在哪里,成就也会在哪里。请注意,你要表达什么?才能俘获听众的注意力呢。
结构思考君:结论先行,亦即沟通目标。在陈述事情过程中能更好的吸引到听众,结论(论点)没出,给太多论据还需要听众思考你去所表述的内容,无异于让他们还要花脑细胞去思考。换种方式结论、目标先抛出,再辅之以充分的论据内容,听众必然大有原来如此之理。而即便与结论有感相左,也可做一定的讨论。首先逻辑上让人觉得有料了,再辅以些利益或意义感在内,这个沟通应该可以说是大大有效了。
结构思考联结生命之花,更绽放!
生命之花(详见古典老师公众号),将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简单可视化为内外两大板块,细分8项内容,正好符合大脑规律性结构性偏好、记忆广度范围内。而从每项筛选出重要的或者令你怦然心动的事情,就3件!!!再从整个生命之花当中选择3件重要的事情来做,聚焦你的注意力,尽可能的用图画等形式丰富你的生命之花,大脑记忆自然就加深起来了。你还会觉得生命之花无从下手去做么?
结构思考君:转起你的生命之花,聚焦三个点,并赋予意义感的事情,你还不做么?
道理懂很多,依然过不好生活的,大有人在。
因为…没有行动,行动,行动!!!
结构思考君:践行---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三个行动,重要的事情说三点、做三点、用文字记录思维。
研习会的结尾,以“隔空移物”的放松疗法演示,意念的功力再深厚,没有行动,一切还是等于零。私以为是否也可理解,山不来就我,我就山。蜡烛不动,但人是可以动的,只要跨出你的步伐,做出行动,你可以在蜡烛的或左或右。
爱学习的小伙伴们,容易找到同频的人一起烧脑(对于一个完美主义情结外加重度拖延患者而言,绝对是烧着了[阴险])。你的注意力聚焦在哪里,你就会在哪里,所以我们都在这里,橙长岛!!! 愿我们都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