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8 述而篇学习7.3

社会永远是在动态的发展,以前书面用语是螺旋状,所以春秋时期孔子所忧虑的事情是:不讲究品德,不追求学问,听到对的却不去做,做错了也不愿改。 

和现在的人何其相像啊,南京彭宇案助人反遭法院宣判赔款后,再无人愿意扶助跌倒者;老人求助欲助人者得先自行掂量是否会遭遇讹诈?满网络都是各方面的院校公开课和专业书,有几人上网是为了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

社会信息遍天飞,舆论噪杂,但自己有定力耐得住这些浮躁,要求自己端正个人道德,追求学问,力争上游,闻过则改的人有几个?

孟母三迁,是母亲为了孩子找到好的学习榜样而不断迁徙;国学潮再起,是为了部分怀古的现代人追溯先人的礼义仁善孝;知错则改,是为了不断完善个人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能力。

所以不必担心,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它有自己的纠偏功能,有人担心,自然也会有人拨乱反正。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1)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心得(七) 文:recycler 10/96,15783字 述而篇第七 (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
    Recycler阅读 843评论 0 1
  • 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
    弘丹阅读 1,092评论 1 5
  • 第一遍阅读时间:20分 Part One 句法词汇 1. strip n.a relatively long na...
    冥想音阅读 731评论 0 0
  •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写满了情节和故事。很感激上天让我有机会选择并从事了这个关于美和如何变美的行业。 看到自己看...
    醉美星河阅读 256评论 0 0
  • 你见青山多妩媚 青山见你应如是 春华是我高一时候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女神,不对,应该是我们很多人(恩,说的就是你们...
    未秋的时光盒阅读 4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