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辅导过小学作文课。记得有一次课上,给学生们讲了写人物作文的技巧和方法。为了让他们更了解他们的写作对象,我特意布置学生写:最熟悉的人。
顿时有学生不情愿苦恼说:“又写这个话题呀,都写吐了。”
我用提问形式引导他们进入写作情景。
观察一下你要写的人物日常活动。
大多同学选择的写作的对象,是家人。他们对父母的观察描述如下:
小A同学趴着桌子说:“我爸下班后喜欢拿着手机打麻将。”
小B同学玩弄着贴满小猪佩奇的贴贴纸的文具盒:“爸妈上班很忙,很晚才回来。”
小C同学正在稿纸上整理提纲:“我妈睡前喜欢讲故事给我听。”
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孩子在与这个世界对话时,第一个接触交流的对象就是父母,会模仿父母说话的方式,通过父母的价值观去认识这个世界。
父母是一个没有上岗证需求的职业。每个人的能力和素养的差异性,也造就了家庭教育影响的不同。时代发展都朝着美好生活的方向前进。以前的教育大多为了扫盲,随着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人民对教育的认识也更深刻,反思能力也不断加强。
学会从生命本身去观察适应这个世界。孩子身上有着值得父母去学习的地方。
孩子们富有好奇心,求知欲。
当孩子能正常与外界沟通时,他们总是会提出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有时候让你哭笑不得。
父母们应该都会听过孩子问:“我从哪里来?”
有的父母们可能会回答,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
孩子紧接着又会问:“肚子里怎么会有我?为啥不是其他人?”
一旦跟着孩子的思路去思考,父母可能连自己也没有答案。也没有人跟他们说过这个问题。有些父母还会用当年长辈那一套解答法,偷换一下概念:你是充电话费送的。
父母也应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对生活和世界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一味接受而不思考。
他们简单,知足,快乐。一根棒棒糖,一朵小花花,一次陪伴都足以让孩子心情大好。
他们友善而暖心。孩子不羞于表达内心的爱意。他们用行动温暖感动着我们。
母亲节那天,小花妈妈提前向花店预定了一束康乃馨送妈妈。准备下班后接小花回家路上顺便取回来。可发现那束康乃馨的样品极差,大小不一样,没有几朵是全开的。
小花妈妈顿时脸色很差:“这花是店里卖剩的吗?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店员没有说话,小花拿着那束花递给妈妈:“这花挺好看的,大大小小的就像一家子。”
孩子是可爱的天使,萌娃嗯哼在《妈妈是超人》中,有一期他和妈妈带宠物猫小玉产检,听妈妈讲述当时怀胎照超音波时,贴心问:“如果我在你肚子跳,你会不舒服吗?”不知感动多少人,又圈粉一波。
孩子身上的这些美好,曾经的我们也有,你可曾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