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一年,过于投入于自我,对松子忽略了。
最大的隐忧是她的中文,退化到只会听不会说的地步。可笑我自己还在教别人中文,常花心思设计课堂活动寓教于乐,却一丁点儿都没关注自家女儿。惭愧,不禁想到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决定开始做点儿“正经事儿”了。松子的中文就是正经事儿之一,当务之急。
我们步行上下学,单程15分钟,每天和她共处这30分钟,是我俩交流的最佳时段。在放松的心情下,松散的闲聊,往往最高效。我们会涉及许多话题,大到宇宙人生观,小到地上的蚂蚁或某个瞬间感受,甚至我们讨论将来她要和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生几个孩子、将来我们要养的猫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
从今天起,开始折腾中文吧。
语言,不就是要多说嘛。我规定她上下学路上必须和我说中文。慢慢来,现在让她在家完全说中文根本不现实。以她目前的中文哑巴的水平,逼急了,她说不出来干脆拒绝和我们交流,那可就因小失大了啊。
我是个感性的人,教学也走感性路线,不喜欢死板的纯技术层面的传授。什么叫感性教学,回顾一下今天早上就知道了,记录如下。
我给出命题:
“来,你描述一下面前的风景,就是说,你看到了什么?”
松子艰难的冒出几个中文字:
“绿草、树、车、房子。”
我感性发作,把造句想象成作画:
“好,咱们试试,把这四个名词添枝加叶,变成一幅画面。”
我启发松子:
“仔细看,绿草上还有什么?树是怎样的?车的特点是什么?这么多房子,哪一个最让你印象深刻?它的什么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松子的视线,我慢慢引导着她,做出了扩展描述:
“绿草:一片绿草之上,零星的点缀着小小的黄花。”
“树:那些树,有远有近,颜色有深有浅,有的挂着红花,有的吊着黄叶。”
“车:一辆辆车,在我们身边飞驰而过,来不及细看。”
“房子:清晨的阳光,照在雪白的外墙上,显得格外干净和安宁。”
我继续感性大发:
“你看,语言文字是不是很神奇呢?简单的四个名词,就变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你可以在脑海里想象,这风景,或者浪漫,或者愉快,或者宁静,随你的心情。“
“你知道吗?妈妈每天在电脑上做的,就是这个啊,这可是件很享受的事儿。别人眼里不起眼的东西,收进你的眼睛,在脑海里把它抽象,加进自己的想象,有情节、有感情、有灵性,再把你脑海里创造的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啊。创造于无形。无形的创造。。。”
正讲着,发现松子追着踢一颗松果去了。唉,我这一不小心就讲深了啊。
我不由的问自己:
您这是教语言呢?还是教美术?或者,练习想象力?
我自答:
或许在锻炼她发现美的能力吧!
我的孩子,能随时随处的发现美、欣赏美,拥有这样的眼睛,面对同样的世界,你会活得更加快乐!
好吧,鼓励一下自己。干得棒!
努力做到:不说教,不刻板。
永远这样:放低姿态,把自己变小。
用孩子的眼睛,重新探索世界,学习、成长!
接下来,我让松子重复一遍。许多词对她来说有难度,所以叫她不必完全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等她结结巴巴的完成她的风景画,学校也就到了。
我弯下身,吻她的额头,轻声说:“乖。”
松子接过书包,看着我的眼睛,说:“Bye.” 小家伙,这句又回到英文。
我不进去,只站在栏杆外,目送,我的小小的人儿啊,我的爱,你让妈妈变得坚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