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伊今早上课的时候坐我旁边刷林丹出轨的微博刷得一愣一愣的,以至于被老师提问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她叹了口气,说:“唉,我就希望张继科好好的。”我回道:“我也希望宁泽涛好好的。”
但是我们心中的那个“超级丹”还是消失了啊。
偶像的产生始于颜值,忠于性格。崇拜心理的产生并不始终维持于外在特质,而会内化至对于人格特质的欣赏,其中就包括价值观认同。
这一锤来得太实了,生生刺痛了吃瓜群众的神经。这一天的流量贴,绝大部分是讽刺跌破底线的,但也不乏捍卫竞技成就毕竟没有完美的人云云。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人抹灭林丹的成绩吧,只不过 “超级丹”之所以成为大众偶像,本来就不仅仅是因为成绩啊,真按这个理,那也不能对霍顿呼嚎了。
我作为一个情感洁癖患者,严重不能接受这个人设的崩塌。然而,我们似乎该意识一点,那就是这些人设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推动建立的。例如,当我们在标榜“超级丹”好男人形象的时候,更多的是依赖于我们相互传唱的林谢知音体故事(至少我小的时候非常信),有人买账于是刺激了温情牌的商业活动,而当我们在指责“超级丹”出轨的时候,也自发地把谢杏芳置于不知情被欺骗或是知情而被迫承受的受害者身份上,这种假设合乎逻辑也合乎情感,但万一有万一,那么这个“不忠”的标准很可能就会被颠覆。
所以结论就是,虽然我偏向合乎情理的猜想,毕竟人设少崩一个是一个,但是在这个分分钟就发现自己被消费成渣渣的时代,我只想单纯地捡个甜一点的瓜吃(并珍惜现在还可以欣赏耿直宁泽涛的时光)。
原生家庭带来的缺憾促使我们主观营造具有可崇拜性可填补性的形象,这种移情让我们有了对象和偶像。但是脱粉的频繁程度似乎比分手要弱一些,毕竟粉丝的迷恋程度常常基于消费内容所带来的愉悦感和同好粉丝群体之间的认同感,且这种移情因为单向表达而更加理想化。虽然一些诸如养成系偶像的概念产生,互联网增强了双向互动方式,但粉丝的情感表达仍是单向的。
《乌合之众》中曾经描述过,在某种特殊情境下,一个群体将会呈现出新的特征,与群体中的个人特征大相径庭。个体的自觉人格消失,而集体心理产生,我们被群体的意志裹挟而难以独立思考。
其实除了脑残粉以外,大部分粉丝都还是愿意接受偶像的弱点的,就像一些男生爱球星一样。因为接受这些缺点,才让你对那个世界的感知显得更为真实。总是要求别人维持完美形象的人,内心通常有更多的压抑,而这类压抑也会在释放时更加猛烈。但是你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意志的影响,也就是说,不管是死忠粉还是一般粉,你至少都叫粉,不叫路人不叫黑。
虽然作为一个努力脱离群体的小迷妹,过往的经历告诉我这种尝试基本是徒劳,但是至少不会太过盲目而在人设不小心崩塌的时候绝望成泪人。
左耳情话,右耳谎话。
(这里的偶像都是广义的啊,不是只指娱乐明星啊,也可能是你隔壁班的男神女神啊。
还是真心地希望我们喜欢的人,都别崩。)
参考资料:
《乌合之众》
《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
图片来源:dui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