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过去,你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厦九九
77个笔记
Part 5 撑过去,生活终将如你所愿
>> Part 5 撑过去,生活终将如你所愿
生活真的艰辛,你会失去爱人,你会经历心碎,有时你会生病,有时你会牙疼得要命,有时你会很饿。但另一方面,你会拥有最美的经历。撑过去,一切终将如你所愿。
>> 纵然生活待我凉薄,我也报之以歌
>>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生活太艰难?有没有那么一段路,无论怎么走都觉得是迷途?有没有那么一些人和事,曾让你我遍体鳞伤?
诚然,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但所谓生活,正如字典里的解释一样,是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所以在幸福到来之前,请记得撑过去。
>> 面对逆境最好的心态,就是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活在当下。
>> 生活待我凉薄,我报之以梨涡”。
>> 时过境迁,回头再看,你会发现,生活依然要继续,而你当时就像个孩子一样脆弱和幼稚。
>> 我们唯一能把控的,就是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每一次跌倒重来,都是一次蜕变和升级;每一次的咬牙坚持,都会成为生命中闪闪发光的勋章。
>> 无论发生什么都欣然接受,一切都是成长的礼物。我们给予,我们接受,唯独无法拒绝。
>> 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才会感觉不幸福
>> 海伦·凯勒说:“在获致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才会感觉不幸福,生活中最大的不幸在于从未遭遇不幸。”
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 经历过逆境的人,会突然有了铠甲,也突然有了软肋。如果说铠甲是更强大的内心,那么软肋就是更通透、更敏感的幸福力,它让我们更能感受、更会珍惜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幸福。
>> 我们都希望一帆风顺,我们都不想经历逆境。但这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逆境。在逆境到来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每一个微小而平静的幸福,这样,无论逆境何时到来,你只管迎战就是了。
>> 从现在起,不管有没有遇到逆境,都去感恩、去拥抱吧!因为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因为每一天都是你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
早上醒来,看到爱的人正躺在身旁,睡得像个婴孩,你一定要好好感受这份幸福。
>> 别让负面情绪,偷偷吃掉你的努力
>> 这项研究报告显示:发展得最好的是那些把精力投入到人际关系,尤其是家人、朋友和周围人群的人。一句话总结就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过得更开心、更幸福。
>> 最好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情绪处理不好,事情往往也难办。
>> 心理学上有个情绪ABC理论:A→B→C。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你对事情的诠释,C是结果,即你的负面情绪。
>> 我们的信念和对事情的诠释来自于我们的想法、认知、思维方式,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会直接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处理。
可见,情绪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实际上,别人无法左右你的情绪,能让你产生情绪的只有你自己。同样,没有你的同意,谁也无法让你产生糟糕的情绪。
2023/3/9 发表想法
以前总是莫名的因为一些小事爆发,发火,而且战斗力爆表,并且智商确实在线了,总是发完就后悔,慢慢的发现发火对一些事情管用,对一些不管用。所以慢慢学会了不急不躁,慢慢应对。
>> 从情绪产生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一个人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取决于他的想法。
人一旦产生负面情绪,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控制它,要么被它控制。
>> 从情绪产生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一个人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取决于他的想法。
人一旦产生负面情绪,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控制它,要么被它控制。
>> 我对接下来一年的感觉如何,可能和实际发生了什么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与我为每一天的生活注入了什么样的心情、精神和态度有关。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我怎么看待这一切
>> 改变你的想法,你就能改变情绪和感受。如果一个人不仔细审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就会按照惯有的模式重复下去,烦恼和情绪也会继续纠缠下去。
>> 面对一件事情,如何改变无意识的、瞬间蹦出来的负面想法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回到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具体做法包括两方面:一是改变主观臆断;二是回顾自己的行为方式。
>> 把事实和想法区分开,分析感受的真正源头,你可以问自己:我所说的事实的依据是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吗?这些依据是不是确实出现过的行为?仔细审视想法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价值观,比如成长环境带来的影响,你会对自己的认识更为深刻。
>> 经历过重度抑郁的我,现在过得很好
>> 逼着自己去行动,不管做什么。但要能真正开始行动,心理上的建设必须先行或同行。接纳你所遭遇的一切,接纳自己,原谅自己,爱自己,给心灵以力量。于我而言,心灵的力量和行动的力量,是战胜抑郁的法宝。
>> 撑过去,生活终将如你所愿
>> 有时候,生活喜欢跟你开个玩笑。你不必太早当真,也别急着哭泣,说不定玩笑过后会有大大的惊喜。与其到时候破涕为笑,不如一直保持微笑。
>> 生活有时候毫无逻辑可言,瞬间将你推到悬崖,跌入深渊,唯一的逻辑就是去相信,去行动,去创造。
>> 永远不要用你的现在定义你的未来。当你没有大步向前、背水一战的时候,永远别给自己设定界限。你要相信,世界这么大,总有机会属于你。
>> 年轻人要受得了委屈,扛得住压力,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 愿你有一张没被生活欺负过的脸
>> 你被生活欺负成什么样,看脸就知道了。
>> 一个人善良、通透、从容,他的脸就舒展、柔和、亲切。
>> 一张没被欺负的脸,背后一定有颗温厚柔软、充满智慧、积极正向的心。
>> 其实你没什么错,就是太弱!要练就不被生活欺负的本领,唯一的路径就是让自己强大。
>> 不做受害者,不抱怨,成为一个外表美好、内心强大的人。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同样,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饱受欺负的脸,去体恤你所遭受的磨难。
>> 别浪费你的痛苦,那是成长的礼物
>> 那些让你痛苦的经历,如果不能从中习得一些东西、改变一些行为,如果不能让你有所成长和收获,那岂不是白白受苦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如果我们受过的苦和罪,不能帮助我们成长,那我们真的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 面对痛苦,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自己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痛苦教会我们成长。把每一次痛苦当作成长的契机,而不是恐惧害怕,匆匆遗忘,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比起铭记幸福,我更希望你不要遗忘痛苦。
>> 我们不怕痛苦,只怕痛苦得没有意义。
>> 面对痛苦,有人急于离场,认为那里一片废墟。有人驻足良久,仔细观察,回顾痛苦,总能从废墟中找到礼物——生命中的珍珠。
Part 6 真正成熟的人,对全世界都温柔
>> Part 6 真正成熟的人,对全世界都温柔
>> 不对亲近的人发火不是教养,是克制
>> 原因有三:第一,什么是教养?词典里的解释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主要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事实上,很多爱发火的人,文化和品德修养其实不低甚至很高。
第二,我个人很反感拿“教养”来说事,而教养本身和品德息息相关,着实有点道德绑架的意味。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在为脾气暴躁、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开脱什么,这就不得不说到第三点。
第三,用教养来呼吁和倡导大家不对亲近的人发火,立场是好的,让我们这些“惯犯”有共鸣、有触动、有反思,但其实并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 真正成熟又智慧的人,对谁都不会发火。很多人做不到,于是把火发在能发的人身上,这些人是谁呢?对你造成的伤害最小,不太涉及利益损害的人,这就包括亲近的人。
>> 真正成熟的人,对全世界都温柔
>> 有一句话很戳心,“如果你越来越冷漠,你以为你成长了,但其实没有。长大应该是变温柔,对全世界都温柔”。
>> 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你能说服自己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接纳,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越是长大,你要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
>> 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越来越温柔,对全世界都温柔。愿我们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 亲爱的,你真的不需要解释那么多
>> 不要经常解释过去怎样怎样,没有之前的想法和做法,哪来后面的改正,如果对方觉得你想的有道理,就直接采纳使用,迭代更新是常态。
>> 《恰如其分的自尊》里提到一个概念叫“自我观”。低自尊的人常常表现为不自信,自我评价往往比较负面,对自己无法做到无条件的爱。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外界的反馈。这就导致自我评价不稳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执着于获得外界和他人的认可。
>> 如果确实是自己判断失误或考虑不周,那就大方接受对方的意见,拿来就用,无须多言;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那就用行动和时间说话,更无须过多解释,除非对方要求。
>> 用嘴解释,远没有用心去执行得到的效果有话语权。
>> 什么是抗摔耐打的职业精神呢?有人说得贴切,就是看你一次次被否定的时候,你是趴在坑里哭,还是爬起来接着走。
>> 越是优秀的人改正错误的能力越强。越是水平低就越需要别人照顾自尊心,也越是拒绝改正自己的问题。
>>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认真听你解释的人,除了家人和爱人,就是你自己。而家人和爱人往往是不需要过多解释的。
>>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沉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成熟。
>> 喜欢独处的人,更懂世界的丰盈
>>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 独处,其实是完全住到你的精神世界里。
>> 如果一个人既能与外界和谐相处,又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世上最快活的状态。
>> 从一切事物中感受到自身,回到自身,才有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与宁静,也才有可能感受到来自生命里的喜悦,我认为这是最高层次的幸福。
>> 你要有勇气成为别人的过去
>> 一个人成长得越快,身边的朋友更换得越快。有的人来了,有的人离开,还有的人走着走着,莫名其妙就丢了。有的人,甚至还没离开就开始遗忘。
>>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也能变成诗酒花茶。
>>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不理解这两样东西
>>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因为觉得不富有,或者我们发现自己没有别人富有。
>> 真正的焦虑来源不在于物质丰富不丰富,而在于内心贫瘠。
>>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才能、处境、资源都是不同的,总是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生活,你当然会感受到不富有,所以你烦恼,愤懑,痛苦,焦虑。
>> 不要只盯着你想要什么,更要看你有什么,把你有的经营好、使用好,就很有可能换来你想要的。
>> 什么叫作幸福?幸福实际上是你自己的目标在你能力范围内可以实现的地方。我们很多时候的不幸,在于我们定了一个超过我们能力范围的目标。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目标跟我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 我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吗?我为什么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它真的值得我付出这么多去追求吗?
>> 很多人混淆了成功与幸福,事实上,成功不等于幸福。成功意味着你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而幸福则意味着你喜欢自己收获的东西。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而幸福是喜欢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