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大約七點半,先生已經寫了一會兒字。我忙完手邊的瑣事,泡好了茶,坐下吃了兩杯,便準備寫字。先生讓出書桌前的位置,我走過去坐下,拿起筆,蘸上墨,埋頭寫了起來。
所臨的帖子是趙孟頫的『膽巴碑』,先生幫我選的。他自己練習書法十數年,書有所成,也極力影響我練字,“忽悠”我說,若我能練習書法,以我對字型的把握,假以時日,必能成一手簪花小楷。
之前曾寫過幾天,後來不了了之,這次決定好好練習,爭取每天能練個半小時,只為養心,至於能不能練成一筆好字,不做太大期望,若能,則收穫意外之喜。
這樣的目標,對自己不會造成太大壓力,於是從上周二開始,每晚寫字。毛筆字練的是“氣”,用“氣”帶動筆峰寫下力透紙背的字。我自然是希望從基本功練起,也不指望一開始便能寫小字,於是先生幫我選擇了趙孟頫的字帖。
趙公的字我還是很喜歡的,說是臨帖,但我並沒有一筆一劃完全按照帖子上的來,而是在寫每一個字時,注意起筆和收筆的小動作,這些在小時候寫毛筆字時老師並未講過,卻是書法的基本功,最典型的就是一筆“橫”,要分成六個動作。
也許是因為年紀大了,理解力還可以,所以上手比較快,練過一陣就有一些進步,越寫越有成就感。但還是清楚地知道目前只是“搭”結構的階段,要想寫出氣韻流動的字來,沒有長時間功夫的積累是不可能的。
前天先生跟我說,既然寫大字,就要練習懸腕。懸腕寫字,在我看來是很高級的技術,不可能輕意獲得。果然,腕一懸,手上便失了力道,寫出的筆劃是“飄”的,安慰自己,這才剛開始,不急。昨天再練時,手上的感覺便好了很多,寫的字也厚重起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氣息,以前看先生寫字,很多時候他都是屏息的,特別是一些關鍵的地方,總要屏住一口氣,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專心一致。現在自己練字,卻感覺不太對,這種感覺來自於練習瑜伽的經驗,在瑜伽練習中,越是難做的體式越要保持自然順暢的呼吸,我想寫書字應該同理。
於是自己寫字時就注意這一點,在懸腕寫字時,最容易屏息,自己便提醒自己保持呼吸的順暢,當意識被帶入呼吸,我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於做到。
無論練習什麼,最終都是相通的,重要的不過是做,然後堅持做。用心做,歡喜受,我將這樣練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