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奶奶从电瓶车上下来,我没看太清,但因依稀可辨的身姿我试探性的问了句“哦,奶奶吗?”“哦,你还记得我是你奶奶呀。”有点打趣有点怨。我没有循着她的话,也没有故意去靠近,只是微笑。
弟弟第二天走,所以那天晚上我们家里的人几乎都来到了我家,面对人群虽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局促不安,但我还是不喜欢嘈杂就一直呆在房间里。俨然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后来,在外面吃饭的弟弟回来了,他知道我已经到家了,就问妈妈“我姐呢?”这对我来说才是“佳音”。弟弟进来了,自然其他人也跟着进来了。
我让了个位子给奶奶,奶奶摸摸海涛,看向我,涛涛走了你舍得吗?我笑着说没什么舍不得的。。。。。一下子其实有点尴尬。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和她说话了,不是我说的话有多么硬而是我又没按着我曾经能够猜测得到的她喜欢说的话去说。之后提到了我的婚姻和工作,我终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奶奶居然第一次在我这里碰了一点灰。
不仅仅是奶奶,这两天呆在家几乎和我说上几句“肺腑之言”的都碰灰了。我一改曾经乖乖女的形象,变得有点冷傲。
其实看一个孩子被不被爱,看看他与别人相处的模式就知道了。如果只是一味地谦让,其实她肯定是痛过学乖了而已,并非发自内心深处的顺服。曾经我很羡慕小表弟小表妹可以肆意撒娇,野蛮。而我再怎么乖,好像都是被说的对象,让我莫名其妙。做完饭很自然的我去洗了碗,某个长辈过来说“啊,娜娜你还知道干活啊,是的要帮忙家里干一点活,你爸妈不容易”。当时我苦笑了一下,以前我会附和她,说自己如何不懂事,但那天说到后面她无趣的走了。。。。。
我再也不想做他们眼中的“好孩子”了。我要做我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是在两岁左右,第二个是青春期。也许我两个都错过了。但是就像孩子吃手的问题一样,几个月的时候你害怕脏不让他吃,到了几岁之后他还是会捡起这个习惯。我所有的性格都被那句“娜娜,你要做个听话的孩子”给掩藏了。可是那只是掩藏并不是消失了。
这些年我真的被爱的得够了,上帝借着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我的包容接纳让我渐渐发现即使我不再做好孩子我依然被爱得深,爱得沉。似乎到哪里都被恩待。这次回家我敢这么“不近人情”也是因为我被爱够了,有力量去表达自己的喜与乐了。
独立宣言到底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进入叛逆期了吗?意味着接下来会做出与我一贯风格完全不同的事吗?不是的。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自己温柔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言行举止的。但是真正的温柔并不是懦弱和卑微。祂何等的温柔,可是却可以怒斥法利塞人。我要的温柔是柔如水韧如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