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咸阳城
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后,国力快速强大,于是需要新建新的都城,在新建新的都城设计时,商鞅和设计师有以下一段对话,此视频节选自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
我们可以看到,商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以一种站在未来看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思维方式,也正是我此文想讲述的。永远要用一种: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考方式。本文就重点讲以下两个问题:(1)考虑未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哪几个关键点?(2)这个未来最好考虑多少年的呢,1年,3年,5年,10年还是30年?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考虑未来,一定要考虑哪些关键点?
事物都是变化的,都是运动的,所以考虑未来的时候,记得:
1思考外部:现在的事物都会有所变化,不会一成不变,有些事物会由盛而衰,有些事物会由衰而盛。
我们常常听说的一句话,所谓的马太效应,就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原来越弱,这个仅仅来自于《圣经》的一个故事而已,绝对不能当做是真理。因为事实显然和这个结论是相反的。如果强者越来越强,弱者原来越弱的话。那中国宋朝之后为什么会衰落呢?西班牙成为一个世界帝国后,为什么会衰落呢?5年前富有的人,为什么现在不赚钱了,5年前不赚钱的企业为什么现在大赚特赚呢?以前有强大社会号召力的人,为什么没有了社会名声,以前默默无闻的人,为什么却有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了呢?
所以我认为,这个所谓的马太效应,仅仅是一个很短期来看才适用的道理。比如在1个月内,1年内(不同事物,不同时期界限)。时间一长,这个效应就完全是错的,如果我相信这个错误的效应是真理的话,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我们如果现在是强者的位置,就会认为我们会一直强者下去,那么我们就会自满,自负,甚至是坐进观天,井底之蛙,不再进步了,不再有危机意识了。
*我们如果现在是弱者的位置,就会认为我们会一直弱者下去,我们就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是破罐子破摔,从此丧失斗志,消沉下去。
*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变成,以静止的眼光看世界,而不再是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2思考内部:我们自身需要变化和进化,来适应未来。
上面讲到的事物会发生变化,这是外部环境的问题,但是我们自己也要发生变化才行,才能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所以我们在考虑未来的时候,也需要自身开始提升,开始准备,开始进化。不然即使未来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当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自身能力不足,不能适应这个环境,也是要在这个我们已经看到的环境中衰败的。
(以下所有的对未来看法的举例,仅仅代表我的观点,绝对不代表未来会这么发展,请特别注意,以免误导大家自己对未来的判断)
比如:未来世界格局是两个超级大国的局面,那么我们考虑经济问题,考虑创业问题,考虑移民问题的时候,就会想到:今后两个超级大国是美国、中国。那么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拥有强大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超级大国的国民,同时在这个超级大国的平台上就业、创业、构建影响力、语言问题等,就只能是做美国人或者中国人,什么去移民西班牙啊,法国啊,德国啊,新加坡啊什么的,都是不看未来的做法。除了自身母语之外,如果再去学什么德语啊,法语啊,日语啊,而不是精通英语,那也是不看未来的做法——反过来说,如果我是一个越南人、印度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我看到了未来是美国和中国两个超级大国,但是我却不精通汉语或者英语的话,那作为个人而言,我的未来世界竞争力、联通力是真的很有,很有,很有问题。
(我认为,人们之间的生活、工作对话属于Dialogue【近熟练】, 完整描述、阐述一个事物属于Description【近精通】, 辩论问题,特别是深度的辩论属于Debate【近母语】, 这三个层级中,精通是处于高于描述低于辩论的层级。这也是为什么写议论文,比写对话体,比写小说故事更难。)
比如:未来中国的优秀企业和薪水很多的企业,是高科技的央企,以及高科技的民企(阿里巴巴,腾讯,华为,比亚迪,AI机器人企业,医疗器械企业等等),如果看到了这个未来,但是我自身能力的准备和提升,却是不懂互联网,不懂科技,或者认为进入外企才是职业发展的黄金大道,那么这些都是看到了未来,却是自己毫不准备的体现。
2高估一年,低估五年
现在来谈谈第二个问题,考虑未来,最好考虑多少年?
用彼得·德鲁克的话来说:人们都是容易高估自己一年的变化,但是低估自己五年的变化。
我也认为是5年的时间来考虑问题最合适。
超过五年,太长远了,很多事情的发展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时间看得太长,越是只能看到很模糊,根本看不到什么样的事情或者形态;时间看得太短,就是只看到眼前,看不到事情的趋势,同时自己也是对未来没有大致的规划,难免就陷入了2个困境:
困境一:随波逐流,过一天算一天。因为只看今天,明天,或者今年,那么自己要求明年自己是什么样呢?自己要求后年自己是什么样呢?都不知道。既然都不知道,那么日子该怎么来就怎么来吧,不规划,今天走到哪里算哪里,方向怎么走也无所谓的顺其自然吧!——我至今也搞不懂顺其自然是什么,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后可能会就顺其自然再写个文章吧。
困境二:埋头拉车,但不抬头看路。今天辛辛苦苦,明天辛辛苦苦,这个月辛辛苦苦,但是不抬头看路(路就是自己对自己五年后的规划),那么拉车拉得方向对不对啊?全然不知。自己拉车拉得累的要命,却时刻给自己打气:坚持,加油!但是坚持的方向对不对啊?坚持的最终5年结果,是不是符合自己的目标啊?这些都不想清楚,就拉车,是不是脑子比较愚蠢的体现呢?
然后为什么是5年呢?我们正常工作时间是一周40小时,一年50周,就是2000小时。我们都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吧,一除,正好是5年之间积累起10000小时,这个就是由数变引发质变的跃迁点了!
最后的收尾话:怎么制定自己的五年规划,不是拍脑袋出来的,要思考得深入才行,因为一旦确定,就是把每周40小时投入进去做这个事情,所以一定要深思熟虑得去思考自己的五年。深思熟虑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五年规划,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是出卖自己的灵魂或者肉体的,那么这个规划越成功,不就越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或者肉体吗?
所以我个人是鄙视那些为了钱而嫁给有钱人,或者娶有钱人(不是真爱的基础的婚姻)的女人或者男人呢,对于女人我不评论,但是对于娶有钱女人的男人,我认为这不是要开创一番大事业的男子汉所为,也是今后成功后抹不去的巨大污点,而且越成功这个污点就越大、越明显。
(以下话来自于美国一个学者型的富人)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嫁或娶了有钱人,自己也只是那些钱的部分(不要奢望自己能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了)的使用权,自己是没有所有权的——富人都知道签署婚前协议,或者合法得把钱不放在家庭名下,看看特朗普以前当商人的时候写的书,他就说结婚必须签署婚前协议,否则这个女人只能玩但是绝不能娶——,哪天被扫地出门了,可是啥都带不走的哦,除了一个破碎的灵魂。
感谢您对微信公众号:米知山 的关注,
让我们共同学习、提升,朝着自己的目标潜行、
【最新文章都发布在公众号,每周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