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之下的以毒攻毒与以暴制暴?


之前,

峰少就已经有过觉悟:

这是一个人肉打印机的时代,

毕竟“喷子”已经无处不在;

但从另一方面切入,

喷子又何尝不是当下群众的普遍认知?

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也是舆论的源头和传播节点?

我们要知道就算是号称天堂如美国,

在希拉里和川普大(对)选(撕)期间,

不也是在“黑并快乐着”吗?



其实对于网络暴力,

古已有之;

只是对于民风淳朴的古代,

揭竿而起的诸侯更愿意用“民心”来称颂;

而在网络肆虐的今天,

面对难以撼动的“强权”

这种暴力言论习惯了抱团取暖,

然后像是“堆雪球”一样的传播开来;

最后不管是不是“雪崩”,

都是一场灾难。





比较匪夷的是,

就在昨天10月8日,

@车晓 @陶昕然 @张靓颖

居然同一天对网络暴力Say "No";

虽然张靓颖冯柯事件

在昨天的一波宣战中迎来了翻转;



不过总体优势,

以及最终结果,

还是站在靓颖这一边的;



我们就不更多的讨论

靓颖的私人问题,

因为就在国庆期间;

@陈学冬 

也和大家闹起了不愉快;



@郭敬明

期间更是有小四的声援之说,

只是现在都已经被秒删了;



还有更早之前@郭德纲 和@曹云金 的对撕,

很难说他们完全就没有借网络炒作的心思,

但是在有心人的添油加醋以及围观者的煽风点火之下,

事情已经变得完全不可收拾;

以至于现在结果不管如何,

郭德纲都输了名声,

曹云金也输了前途;

虽然也有好事者总结

似乎在这场师徒对弈中

郭德纲占据了上峰,

但是网络暴力之下还真没有绝对的赢家?



不过峰少在此的思考点在于:

网络暴力由来已久,

网民们更是容不得沙子;

但是在网络暴力受害者这一块,

小鲜肉们似乎有着纯天然的优势和特权;

就像之前的L姓、W姓鲜肉,

它们都捅破天了,

可是如今依旧阳光灿烂;

究其原因:

大概是他们的NC粉太多,

恍然就有一种“以毒攻毒”的特效,

只是这些终究治标不治本;

而在峰少看来想要消除网络暴力只有一招:

提高网民的素质,

虽然这任重而道远;

当然你如果觉得这慢,

我们可以学着古天乐那样,

浑身充满正能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