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功夫不可少

      今天听了一节年轻老师的数学课,从中发现了年轻老师在教材解读上的存在的问题。

      这位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的“平移与平行”,她的教学设计上写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平行,理解“平行”的概念,写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二是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

      从她确定的重难点来说,应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从落实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重点还是难点,她都没有达成目标,重点没有突出,难点也没有突破。究其原因,应该是对教材的解读没有做到位。

      首先,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老师的功夫不够。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没有掌握平行的概念,“同一平面”的理解也很粗浅,至于画平行线,更是显得非常匆忙。所以,明显能够看出来,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负荷重了一些,应该是老师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够精准,导致有些内容想得过于简单,学生并没有理解,或者说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理解都只停留在表面上,恰当的做法是减去部分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对于“平移”与“平行”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得不够。要讲平行,为什么要由“平移”引出?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事关联?对于后面的画平行线,“平移”有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这些问题,显然老师自己的理解都不够深入,所以有课堂上就没有办法引导学生去理解,这样一来教学的效果就差强人意了。

      第三,数学教学究竟是让学生会做题还是带着学生通过一些数学活动,在体验中获得思维的发展?看得出来,学生对于是不是平行线的判断,基本上不会出错,但是他们是怎样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的,又是如何判断是否平行线的呢?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很多学生会判断,大部分也能说出判断依据,但是这不是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的知识,而是老师带着他们一步一步知晓的,老师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判断平行线,但是究竟平行线的判断依据或者说平行线的概念的得来,学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过程,而是跟着老师一步一趋地归纳出来的。这同样说明老师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有偏颇,同样是对教材的解读的缺失。

      最后,学生画平行线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应该怎么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或发现画平行线的方法,这一点老师同样心里没底,只是在学生画完以后,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了自己的画法,但是实际上学生的画法是错误的,老师也没有进行正确的示范,只给出了八字口诀。我认为这也是因为老师对教材解读不到位造成的,这个难点难在哪里,怎么突破?老师并没有解读明白。

      所以,教材解读的功夫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教材解读到位,才会有后面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落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效的教材 无限的解读 与赵老师解读教材一学期,收获颇多。从解读教材中真正了解到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
    王永霞622阅读 3,701评论 0 4
  • 今天读了吴松超老师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中第36条《独立解读教材,做好教学设计》,读题目,我的视线马...
    茉莉奶茶Wxx阅读 3,916评论 0 32
  • 通过一学期对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使我重新认识了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师...
    王永霞622阅读 3,382评论 0 3
  • 期待三、四… 1.关于核心内容的本质,所蕴含的思想法等教育价值的概括性,陈述性语句。 2.大概念是学科学习的核心。...
    汤娜阅读 1,579评论 0 0
  • 教育乌托邦 07:28 光孟语 各位群友,早安 统编本教材课文解读(71)《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是三年...
    悦阅空间阅读 5,45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