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
记得有段时间比较依赖共享的电瓶车,上下班都往有车的地方走,确实也是得到了方便。对比一下,一个人用脚踏车的体验更像是个去上学的孩子,电瓶车控着方向电力驱动倒是更像是去上班的赶路人,这样不同的体会应该是来自于上班的人大多是匆忙的原因吧。去一个地方做事,来来回回天数多了,自然天气就都给打了个照面。在比较依赖车的时候,可以说是早上出门的目的就是去找一辆有足够电的车,就有了我和雨衣的风雨故事。
这是一个绵绵细雨的早晨,不愿开伞的我,带上帽子,趟着这一缕缕雨丝。风吹来了远一点的重的云,雨便从,一开始的飘着的,逐渐的成为颗粒一样的球,摸着已有一些潮湿的鞋,很担心会度过泡脚鞋的一天。换忙跑到最近一家超市,找来了一双拖鞋,这样就算湿了,也有个方法对应,不至于落个狼狈。拿着拖鞋出门,雨已经是有一点像装满水的气球,兜不住,再来一根细针扎下来的意味了。我再出发,肯定是在旱地里游泳一样,湿透半身。我也没多犹豫,再次回到超市,买上雨衣,换上拖鞋,也别顾什么眼光了,径直的走向租车点。穿上了雨衣的我,好比在花洒下洗澡一样,水稀溜溜的往下滑,脸一直被刷着,眨眼就是雨刷扫雨了。稍微擦拭下车座,撑开一个小帐篷,把雨做个引流,脚下倒是干燥了很多,活脱脱的像一个温室里的小爱心。
所以,雨衣啊。在下雨的时候,眼睛那就是车窗,眼睫毛就是雨刷,雨来了就是一刷一刷的,咽着的气就是向前的动力,手握着的杆就是方向盘,躲在车下的小脚就是室内的核心温度,那雨衣呢,就是组成车的保护罩,收拢着加紧着全身。
婴儿
最初认识婴儿是看大哥的小孩。一个小小的,撑开的身体,所有的皮肤薄薄的一层,巩固着身体的肉,和紧固着的香肠有点儿像。当然,被抱在怀中的宝宝,是没有自由的,以至于在吃了吐的晚饭中,哥还一直给他喂食。
荒谬逻辑,是指你自己能够在一定原有情节的基础或夸张,或转折,或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