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东野圭吾
升米恩,斗米仇。这是人性。对一个人好,需要有度,如果超出了这个度,反而会酿成恶果。这几乎可以算作是《恶意》这本小说中,野野口对日高的恶意的起点。
谋杀对于野野口来说,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以逮捕为前提,虚构犯罪动机。杀人未遂、成为日高的影子写手、作品被剽窃、与日高前妻初美的外遇、初美遭遇意外、杀猫事件……野野口为了虚构动机,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而所做的一切掩饰都是为了刻画出一个虚假的日高的形象,为了贬低日高的人格。
在野野口的内心中一直深藏着对日高的恶意,不想让自己曾经最不堪最痛苦的东西浮现出来,这只是直接的导火索,而恶意是深藏在心底,可能连当事人自己都无法解释。
曾经的野野口,对周遭的环境憎恨,阴沉、闷闷不乐、自卑,不愿意与周围的环境和人发生接触。
而日高则始终是坚持自我、单纯、正直、积极、努力、乐于助人。
日高在周围人的眼中,是野野口的恩人、兄长,拼命照顾他。课在野野口看来,大概是高高在上、挟恩自居,并且由于野野口父母对周围邻居、学校的歧视,导致野野口也极端看不起包括日高在内的其他人。
极端的自负,本质是自卑。想象一下,一个小学生,没有好朋友,没有人可以话说,在学校里语文是他的骄傲,但又遭遇到了校园暴力,而且被强迫去做那些他看不上的“下等人”去做的恶劣的事。而面对着在周围人眼中评价如此之高、事实上也是对他非常照顾、将他拉向光明的同龄人,他只会更为自卑。
所以说,助人有度,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如果过于强烈,助人的好事反而催生出恶意。一直到成人,一直到得了癌症,野野口都永远没有机会在日高面前扳回一筹,日高的存在,成了映衬他内心黑暗的象征。恶意满溢,无法遏制。
让野野口如此痛苦的,追其源头,校园暴力是绕不开的话题,而家庭教育也是他痛苦的根本。
校园暴力,是少年人的恶意。强迫骄傲的人低头、让懦弱的人做残忍的事、让普通学生拉到自己的同一水平,这种在意志方面施加的虐待,是施暴者的一个心理状态。日本的校园暴力似乎更严重也更普遍一些,这应该是与日本的民族文化有关。我们接触到的,越是强调学习、成绩普遍较好的学校,越少有校园暴力的行为,反而比较常见的是被孤立和冷暴力。而教师与学校对这些往往是无法得见的。
而野野口的父母,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对周遭环境的评价,与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态度,给自己的儿子造成了多么痛苦的影响。如果知道,他们大概难以置信吧。
恶意,大概是人之本性。初生儿童的恶意往往甚于成人,所谓“熊孩子”,往往是无所畏惧、不加掩饰、赤裸裸地发自内心,搞破坏、去毁坏、欺负人……大概按照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来解释,每个人都具有生本能、死本能,生本能推动生存、发展、建设,而死本能则催生出毁灭、破坏,可能指向内在,也可能指向外在。
大概,人之初,善恶共存,一体两面,外力催化哪一面,哪一面才会显露出来。
——廖木空青
20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