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2018.4.3)
我们阅读经论,那就不同了!佛临入涅槃时,阿难尊者是初果,爱烦恼没有断,所以佛要入涅槃,他心很痛就是哭。阿那律尊者警觉他,说:「你是住持佛法的人,世间上的无常,任何人不能避免,为了住持佛法,有什么大事要向佛请问啊?哭是没有用的!」阿难尊者就问佛,其中有一件是:佛灭度以后,出家人应该怎么样修行?佛说:「依四念处行道!」
《阿含经》讲四念处,小乘的《阿毘达磨论》也讲四念处,乃至小乘的经律论、大乘的经律论,都讲四念处;现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还是四念处,四念处就是禅!按佛的遗嘱,我们应该这样学习、这样修行,其它的事尽量放下一点。
佛说依四念处修行能得圣道,佛会说谎话吗?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把佛说的话放在一边,去听祖师的话,要重新想一想这件事。当然祖师的话也是好,不是决定不对;但总感觉到:祖师是佛的弟子,祖师不如佛!我说这话,你可能还不满意、不同意。但是今天的佛教,你认为很兴盛吗?我认为今天的佛教不是那么兴盛,所以应该从佛陀的法语,学习圣道,这样依教奉行还有可能得圣道。祖师的话可以参考,也不是说要把祖师的话丢一边,不必那样子。
《六祖坛经》有一句:「心平何劳持戒。」有人解释说:心平就是持戒,何必一定要像比丘那么持戒呢?我想:戒律(毘尼)是佛法的寿命!有戒,佛法就能住持;没有戒,佛教就要灭亡了。这样子我们怎么能不持戒呢!所以,要努力地学习戒、持戒!那六祖大师这句话,你能说他说错吗?但是,这句话功德不是很多!祖师说的话,也有道理,但不如佛说的圆满。所以,应该努力地学习经律论,从这里容易得正知正见、容易有成就。
实在,「庄严佛土」是要庄严自己的心,心净则佛土净,心清净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应该要认识这件事。「即非庄严」,也就是无相;能够证悟契合无相的真理,如如不动,不取于相,那么心就是庄严;所以无相就是真庄严,应该先学无相的法门。
前面说:我要灭度一切众生,我当庄严佛土;这不是菩萨。那么怎样才是菩萨呢?「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若菩萨学习般若波罗蜜,明白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那这个人就真实是菩萨了。因为有般若智慧,发大悲心,能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若没有无我的智慧,慈悲心禁不起考验,随时就会跌倒的。
前边是说佛无法得菩提,这一段是说菩萨化他也是无所有;所以劝发菩提心,就是要向佛、向菩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