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每天读书学习,但效果却甚微,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也是如此,十分痛苦。而作为一名老师,眼睁睁地看着许多学生也挺勤奋,但就是不见成绩,内心更是煎熬。
所以,在如何提高学习效果这件事上,就经常逼自己多思考了一些。其实,每个人之间最初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最终使人发生改变的,就是我们长期的实践积累,那些一夕之间发生的惊人改变,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有也轮不到我们,所以别指望了,自动忽略吧(这也是我此生放弃买彩票的原因之一)。而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啊,所以我越来越相信:学习,思考能力,耐心和自控力,情商,甚至智商,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积累而逐渐改善的。所以,耐心实践才是最靠谱的进步方法。
如下我将分三步系统地讲解一些实用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论。
第一步 熟练掌握
首先,把基础知识和应用方式,都熟练掌握,达到什么程度呢?达到一种信手拈来的地步,也就是可以随时问随时答(自问自答也行)。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把这一关给过掉,比如我经常会让我的学生,把内容讲给我听,因为教是最好的学啊,如果连基础知识都不能熟练地说不出来,还想提高?而且还想快速提高?还是赶紧找个墙角面壁思过去吧。
当然,千万别小看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这一步,大部分人学不好英语口语的原因,就出在这里,因为所学的那些词汇语法和句子文章,自己的嘴巴从来都没熟练掌握啊!——看清楚,我说的是嘴巴!(我也正在实践中)。
如何做到呢?多看啊!研究早就充分证明过,凡事3次重复就会有印象,7次重复就会形成记忆,12重复就会形成习惯,21次重复就会成为我的潜意识,并内化到我的血液里去。
当然这里的多看肯定要刻意地看,啥是刻意地看呢?就是有目的地用心看,不用心很危险,你学不好极有可能是不用心的结果,所以即使身体用了很多力也没无济于事。
我上学那会儿,每天早读都给自己布置背诵挑战,比如一段文章(语文或者英语),我看看自己读多少遍能将其背下来,基本上到后来10遍就差不多能够拿下了。这里有两个点需要注意:挑战和量化。大脑特别喜欢各种小挑战,一旦作为挑战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大脑设置了一个小目标,这时的大脑会调用各种资源(注意力精力等)去完成它;而量化就客观反应了知识所需的时间和自己的效率。刚开始时,这让我很是震惊,因为这一切竟然比我想象中的简单多了,只需要10遍而已,就能搞定了噻,而一旦你明白了这一点,呵呵你自己想想吧。
一个知识点,一个题目,一个单词,尽量做到第一次(或者第二次,但事不过三!)见到时就把它搞明白。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搞明白了呢?就是看自己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也就是我经常念叨的——说人话!用人话复述出来,书都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啊,字只是内容的载体,并不是知识啊,所以,同样的知识,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可能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这也是我经常问我的学生的——我教你真的有用吗?学生点头如捣蒜:有用有用,老师你真有用的。
是啊,我可不想做一个没用的人,可是!这时我就会板着脸回复一句:有用个屁!然后接着说——我教了,你没听有用吗?我教得再好,你不听也没用吧?
这时候,学生会沉默点头。我就再问他,你听了有用吗?他怯怯地说——这次有了吧?
我就再问他,你听了没听懂,有个屁用啊?他会反应说——啊?这样啊,我听懂了就行了,那我听懂了,就有用了吧?
也不一定哦,你听懂了,但你没记住还是没用啊,对吧?可是你怎么记住呢?用啊!用是最好的老师啊,实践出真知嘛,俗话说,一成的知识理解,三成的思考讨论,七成的实践练习。当然,这可能是有些反直觉,因为一个知识的学习,即使懂了明白了理解了,竟然还没有掌握,理解听懂居然才只占到其中的1成!可这就是事实啊!
这个过程是什么呢?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啊!刚刚也提到了学习中有三成的思考讨论,可为什么思考那么重要呢?那就要说到第二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