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偶然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一首崔开潮的民谣:声声慢
旋律和歌词,真的有魔力把人拽入心底的一幕幕幼时蒙忆之中。
听着音乐,心底不禁浮起一股涩涩却暖暖的感觉,不由得感慨。
缓缓的展开歌曲的评论,慢慢地用指尖划动屏幕,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在旋律下诉说人和故事:
最石头,2017年2月28日
心仪的鞋子断码了,就去旁边店买一件漂亮的大衣。常去的面馆停业了,就去别家吃一碗好吃的粉。喜欢的人离开了,就好好上课好好工作挣更多的钱。有无数种方式可以让自己开心,也有无数条大路可以通向未来。人会成长,曾经沉迷的东西都会沦为可有可无的消遣。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包括你。
墨晴真人,2016年11月19日
想起童年的老屋,拾柴回来打招呼的老水牛,蒸红薯的灶炉炊烟升起来,奶奶从园里带回来的瓜,可惜再也寻不到踪迹。自奶奶离开,夜夜入梦。爷爷守着老屋不走……
BLUE师,2017年3月22日
一九九几年,院子里的橘子树被父亲砍掉了,我问他为啥不要了?爸爸说,容易想你叔叔。二零零几年,小时候经常爬的枣树被爸爸砍掉了,我问他为啥不要了?爸爸说,容易想你爷爷。去年,我把家里的花树全砍掉了,儿子问我为啥不要了,我说,容易想你爷爷。
洋洋洒洒2016,2017年1月25日
今天爸爸在家自己染头,人到中年了有白头发很正常啊,我就问他“爸,你都快50了还染头发干嘛啊,还想勾搭女人去啊” 我爸说“每次我回老家前都把头发染黑,那样你奶奶看见就会以为我年轻,她也不老了”
读着这些评论,仿佛自己就在观看一幕幕电影,这种联结让我感动。
很多人幼时记忆里都有一个熟悉又安逸的场景,因为长大而不再了,这是涩涩又暖暖的幸福,想起时还是会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