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诗人徐志摩,不免会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这似乎已经成为条件反射般的存在。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心绪也开始随着诗歌轻轻徜徉。
轻轻地,轻轻地,徐志摩的爱、美、自由连同他的形象波澜不惊的浮现在眼前。一位多情的诗人,一生都在追逐爱、美、自由,一生都在用灵魂极致演绎。自古风流多韵事,徐志摩难免也有他的风花雪月,短暂的一生与三位女性产生过爱恨纠葛,渴望理想境界的才子纵使被道德世俗所绑架,也甘愿犯下风花雪月的罪。
有人说,张幼仪是徐志摩伤害最深的女人,但对当事人来讲,分开何尝不是一种成全。张幼仪与徐志摩之间从一开始就没有爱情,两个人的婚姻只是徐志摩对张幼仪履行的父母之命的义务,一个崇拜浪漫主义,饱受西方教育熏陶的诗人怎么能够忍受柴米油盐的浸染,即使没有遇到林徽因,徐志摩和张幼仪的空洞婚姻又能维系多久,林徽因的恰好出现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有人说,如此声势浩大的登报离婚对张幼仪太不公平,甚至是的二度伤害,这一切都是我们大众视角的产物,以徐志摩的纯粹观点认为,光明正大的解除二人的婚姻关系,是对对方的尊重,是对自由的大声宣告,只不过这前卫的西式勇敢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离婚之后的徐志摩更多的被形容成鸡飞蛋打的单身汉,但从徐志摩一门心思想获得自由的心态来看,他的处境或许并没有我们所一厢情愿的那么糟糕。
爱而不得的林徽因始终是徐志摩的梦,林徽因一直停留在徐志摩的理想状态。二人之间合适的距离是林徽因的聪明之处,也是徐志摩的痴情所在。我更愿意用友情之上,恋人未满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感情,从最初的心动,到一直以来的求而不得,林徽因给徐志摩营造的是镜花水月,近在眼前也遥不可及。
徐志摩在《雪花的快乐》中写道:那是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了她柔波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三个消溶足见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沉醉和迷恋。相对于徐志摩的痴迷,林徽因显得理智得多,选择了护她周全的梁思成。徐志摩追寻的是爱与美,林徽因给徐志摩得感觉便是圣洁的爱与美,倘若徐志摩在张幼仪之前遇见林徽因,二人是否会在一起,倘或林徽因在徐志摩离婚之后嫁给他,徐志摩是否还会继续为之痴迷。林徽因的出现不是为了成全徐志摩的婚姻,而是成就了徐志摩的才情。
对于陆小曼的出现,我觉得是必然,即使没有陆小曼的主动出现,也会有徐志摩的被动寻找。昔日的梦中情人,今为他妻,徐志摩是醋是愤都需要移情发泄。这个时候,同样有着挣脱封建枷锁愿望的陆小曼出现了,陆小曼与王赓的婚姻同样属于家庭包办,尽管王赓是众人眼中的人中龙凤,但在京城名媛陆小曼的眼中不过是个不解风情的武夫而已。陆小曼和徐志摩同属一类人,反对封建旧传统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所以二人相见恨晚,感情经历如此相似,即使是惺惺相惜也是在一起的理由。二人的结合给当时的社会造成极大的舆论,尴尬的婚礼收场注定徐志摩婚后的不平淡。
婚后的徐志摩仍不改其铺张浪费的生活作风,社交名媛的日常开销使得徐志摩为了生计教书走穴。我不敢妄自揣测徐志摩在婚后的生活是否如当初料定的那样幸福,柴米油盐的现实有没有再一次把他打败,《爱眉小札》告诉我,徐志摩也爱陆小曼,而徐志摩在日记里的新年寄语又让我觉得他在隐忍。
一次飞机失事,结束了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也结束了这一场风花雪月,飞机失事后,张幼仪主操了徐志摩的丧事,陆小曼为他性情大变,林徽因用一片飞机残骸怀念了大半辈子。。。。。。
甘愿犯下风花雪月得罪,这罪行反倒是见证了徐志摩追寻爱、美、自由的痕迹。他是个诗人,注定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