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故事,是一位爸爸的自述:
女儿刚考上大学,家里每个月给她寄1200,一个月后,父亲去银行往女儿的的卡里面存钱,先打电话过去问:“1200元够不够?”女儿回答:“够了。”父亲放心了,嘱咐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别亏了自己。”女儿听了,半天不作声。
父亲觉得奇怪,就问:“怎么了?”女儿犹豫了一下,说:“爸爸,我不知道应该说或是不说。”父亲:“有什么事情快说,爸爸帮你分析,提建议。”
女儿说:“朋友和我一样,每月家里面也是给1200元,但是她的生活质量比我高。她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去一次麦当劳,有时候还能去必胜客。”父亲一算,这样的话,1200元根本都不够花。“她是不是去打工了?你不要去耽误学习。”父亲急忙说。“没有,她没有去打工,是在谈恋爱。有一次她约会回来对我说,其实她不喜欢那个男生,只是喜欢他替她买单而已,我们班上也有几个女生是一样的。她们还嘲笑我,说我傻,可惜了这张脸,如果她们有像我这样漂亮能吸引男生的脸,根本不用向家里要钱,她们会找到愿为她们付费的长期饭票……”
父亲愕然。放下电话,一分钟都没耽误,给女儿的卡上存了1500元钱,又回家发了一封邮件。
他在邮件上写着:亲爱的女儿,从这个月起,我每月给你1500元的生活费。多出来的300元,你可以买零食,去麦当劳,必胜客……记住,任何时候,都要用自己的钱买单,这才是有质量的生活。还有,如果你喜欢某个男生,开始谈恋爱,请一定要告诉我。我会每月再给你增加200元,作为恋爱经费。请你一定要记住,每次约会,不要忘了带上你的钱包,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爸爸也是男人,我最理解男人,男人会最爱独立,自爱,有尊严的的女人。
女儿感动了,想不到爸爸竟能道出如此人生哲理。
说实话,我也被这位爸爸感动了!
他不仅是给孩子上了一课,也给我们做家长的上了一课。
自古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中午跟闺蜜聊天,不免说起孩子。她说老师说正上一年级的儿子阅读能力差,要她注意培养儿子的阅读习惯。于是她给儿子规定,每天晚上必须看半个小时的书,儿子看书的时候呢,她就在旁边看手机。
然后,儿子就来了一句:“妈妈,这不公平!”,她莫名其妙,“怎么不公平了?”。儿子振振有词地说:“凭什么你要求我看书,你自己却看手机?”。她一想,对呀,儿子说得挺有道理的,赶紧放下手机陪儿子看书去了。
生活中,这样的情景其实比比皆是:
我们跟孩子说不能多吃糖,牙齿会坏掉 ,自己却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我们跟孩子说不能看手机,会伤眼睛,自己却抱着手机不放。
我们跟孩子说吃饭之前要洗手,不然容易滋生细菌, 自己却常常忘了洗手。
我们跟孩子说不能乱丢垃圾,要爱护环境,自己却会摇下车窗,把纸巾丢出去。
……
所以,孩子没有做到的时候,我们经常厉声呵斥,可怜的孩子唯有默默忍受,却不敢指责我们。
我们自己没有做到的时候,却好像不以为然,甚至觉得一切都司空见惯,理所当然。
试问,这样的父母,能让孩子真正信服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他们只会让孩子产生疑问:为什么我们学的东西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
蔡垒磊在文章《你用言传身教还是身教言传?》里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才最影响孩子的未来,而不是父母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所以,借用他的话说,“望子成龙”不如“望己成龙”。
对此,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