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对养猫这件事毫无期待,甚至带着几分“被迫营业”的无奈。那时的我,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狗派”——总觉得狗狗热情黏人,会摇着尾巴等你回家,会在你难过时蹭着你的衣服撒娇,那种直白的爱意,是我一直向往的陪伴,而猫屎的臭味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但由于工作早出晚归的作息,根本没有时间陪狗狗散步、玩耍。更让我顾虑的是,狗狗大多活泼爱叫,要是把它独自留在家里,万一它因为孤单或是听到动静叫个不停,不仅会打扰邻居,还可能引来不必要的矛盾。思来想去,养狗的念头只能暂时搁置。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养猫的,是家里闹得沸沸扬扬的“鼠患”。那时候,不知道从哪里钻进来几只老鼠,夜里总能听到它们在天花板上、衣柜里“窸窸窣窣”乱窜的声音,第二天起床,还会发现厨房里的老鼠屎和浓浓的老鼠尿的气味。
我试过放粘鼠板,试过耗子药,但过阵子老鼠又会卷土重来。看着家里被老鼠折腾得不成样子,我实在没了办法,朋友劝我:“不如养只猫吧,猫是老鼠的天敌,比什么灭鼠工具都管用。”就这样,养猫从“可选项”变成了“刚需”,我抱着“解决鼠患”的目的,走进了猫狗市场。
在选猫的时候,我几乎没什么犹豫,直接瞄准了白色的猫。倒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情结,而是出于一种很实际的考量:我总觉得白色的猫看起来更干净,平时给它梳理毛发时,只要有一点灰尘或者毛结,都能立刻发现;更重要的是,如果猫身上长了跳蚤,黑色的跳蚤在白色的毛发上会特别显眼,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跳蚤在家里滋生。
现在家里养了一只白色的猫,它有像蓝宝石一样的大眼睛,见了人也不怯生,我给它取名“小白”。
后来,又养了一只美短虎斑猫,卖猫的老板告诉我,它是一只母猫,我给它取名叫虎妞,可养一个月之后才发现它是一只公猫。我只好叫它虎子,它抵抗力特别差,刚到家没几天就开始生病。最让我揪心的是它的眼睛,总是淌着透明的分泌物,眼角的眼屎更是多到离谱。每天早上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虎子的眼睛,好几次都发现它的两眼被干结的眼屎糊得严严实实,几乎睁不开。我只能用棉签蘸着温水,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把眼屎化开。眼睛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刚刚有点起色,又发现它身上长了猫癣。
为了不传染其他的猫,我只好把它关进笼子里,带上了伊丽莎白头套,每天给它涂药喷药。到目前为止,它的猫藓依然在治理当中。
不过,宠物猫的优点也很突出,最让我满意的就是它不爱叫,完全不扰民。小白和虎子在家里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安安静静的,要么蜷缩在猫窝里睡觉,要么趴在阳台上晒太阳,偶尔会发出几声“喵~”的轻叫,声音软乎乎的,一点都不吵。而且它特别温顺,吃东西的时候从来不会护食。
平时我坐在客厅看书,小白会主动跳上来,蜷在我的腿上,用脑袋蹭我的胳膊,让我随便撸它的毛。有时候我工作到深夜,那种安静的陪伴,慢慢抚平了我白天工作的疲惫,也让我对“养猫”这件事,从最初的“无奈”,渐渐生出了几分“喜欢”。
公猫爱到处乱尿,如果不把它放进笼子,就会发现客厅里、衣柜上,甚至床上,都出现了猫尿尿过的气味。那些尿渍不仅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还特别难清理,洗了好几遍,还是能闻到残留的气味。
母猫,虽然不会乱尿,但发情期的“闹腾”也让我头疼不已。每到春秋季节,母猫就会进入发情期,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它会叫得特别凶,那种叫声不像平时的软萌,而是带着一种尖锐的、急切的调子,有时候能从半夜叫到天亮,吵得人根本没法睡觉。我查了资料才知道,如果不给母猫绝育,又不让它繁殖,很容易引发子宫蓄脓等疾病,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暑假里,我在菜市场捡到了一只黄色的小橘猫,给它取名“小橘”。小橘和小白、虎子不一样,它不是品种猫,而是一只流浪猫,或许是因为在外面流浪过,它的性格特别“强势”。小橘特别爱叫,就算它已经吃饱喝足了,也总爱围着我叫,有时候是想让我陪它玩,有时候是想让我给它挠痒,那叫声响亮又中气十足,和小白的软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它特别有竞争力,虽然年龄比小白和虎子小,体型也小了一圈,但却一点都不畏惧它们。
每次我给三只猫喂猫粮的时候,小橘总是第一个冲上去,霸占着食盆,就算小白想靠近,它会发出“呜呜”的警告声,那模样凶巴巴的,一点都不让步。
养了小猫之后,我也常常和其他养猫的朋友交流心得。有一次,朋友问我:“如果家里有条件,你会养几只猫?”我想了想,告诉她:“如果住在一楼,有个独立的院子,能让猫自由活动,不把它们关在笼子里,那养一只公猫和一只母猫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它们可以相互陪伴,不会孤单,而且还能繁殖出小猫咪,家里会一直充满生机。
不过,这也只是“理想情况”,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空间和精力去照顾它们,毕竟小猫出生后,需要主人花更多的时间去护理,还要为它们寻找靠谱的领养人,不能随便让它们流浪。
在养猫的时候,我还了解到一个冷知识:猫的繁殖力特别强,三个月就能生出一窝猫仔,而且每窝通常有三四只,多的时候甚至能有六七只。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道,这其实是大自然的“补偿机制”——因为幼猫的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在野外,小猫很容易因为疾病、饥饿或者天敌的攻击而夭折。为了保证种群的延续,猫才进化出了很强的繁殖能力。
如今,养猫已经三年了,家里的“鼠患”早就解决了,我对猫的感情,也从最初的“刚需”变成了“牵挂”。每天早上出门前,我会先给小猫添好猫粮和水,看着它们吃得津津有味,心里才会踏实。
晚上下班回家,一打开门,就会看到猫在门口等着我,它们围着我的脚边蹭来蹭去。有时候工作累了,我会把小白抱在怀里,撸着它柔软的毛,听着呼噜呼噜的叫声,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有人问我,现在还喜欢狗吗?我会笑着说,喜欢,但我更爱家里的猫。因为它们用自己的方式,陪我走过了无数个孤独的夜晚,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温暖和惊喜。养猫这件事,一开始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最幸福的“心甘情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好好照顾它们,陪它们一起走过更多个春夏秋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