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妈妈讲,大海是我故乡” 喜欢听大海的歌,更喜欢梦中的大海!蓝蓝的海浪,洁白的浪花,低空盘旋的海鸟,一望无际的旷远,想想都美的很!因为就要见到真正的大海了。
早上出发,车一路飞驰,到连云港时正是中午十点多,导游说,到了连云港有两件趣事,那就是下海和上山。
下海,好呀!
从市区到海边还有半小时的路程,一路蓝天白云,绿树红墙,海边的空气湿润而清新,让人感觉也格外的舒服。
到海边时,却并不是心目中的波涛汹涌,只见远远的海天一线,雾茫茫的连成一片。近处的海水稍有些浑浊,有点泛黄。导游说这都是黄河惹得祸,因为连云港海区属于黄海,所以海水也被染黄了。
穿过长长的填海造的路,我们到了著名的连岛。抬头看远处的山上,一片云烟滚滚。随着人流,登上观海的游轮。马达轰鸣,船出海了!两边激起的波涛,迎面的海风吹拂,咸腥的味道。
开始不觉得怎样,过了一会,竟感觉到有些晕了!感觉抓住栏杆,把目光稍移向仓内。但又禁不住海的诱惑,眺望远处的小山,岸上看到的烟一样的东西清晰起来,原来是云雾呀!
海边的湿度大,山不高,半山腰却也云环雾绕,山顶雾气缥缈,借着风势,云雾在飞跑着!真有点高深莫测的味道!看了一会,又有些晕了。
赶紧把收回目光。越往里海水越清澈了,是那种深色的绿色,却也不是蓝色的海!心里想,也许没有到深海吧!再往里面去,海水一定会变蓝的,这时,船却掉头返回了。唉!真有点遗憾呀!
来到海边要是不到海里泡泡,简直就跟没来一样。你就看大沙滩上的人,如鱼般穿梭。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尤其是小朋友,小脚丫踩在绵软的沙滩上,别提多欣喜了!
连云港的大沙滩很漂亮,面向大海,高远澄清。海边环卫着一座碧青的山头,海水像透明的玻璃般,映衬着蓝天、白云,青山、浅黄的沙滩,还有沙滩上五颜六色的遮阳伞、休闲椅,说不出的和谐明畅!
从岸边的更衣室出来,一般会租个游泳圈,在小河水塘里游过泳,要到大海里畅游,心里还真没有底!
水是清凉的,脚侵入水的刹那间,说不出的一种惬意,心也仿佛沁入了清凉般。渐渐往里走,感觉到海水温柔的,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凶猛。唉!早知如此,就不租游泳圈了!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正想着,看远处一道黑线赶来,还没缓过神来,那黑线就到了脚边,哗啦一声撞在脚腿上,激起浪花朵朵!有的溅到脸上,赶忙闭眼、转脸!躲闪不及溅到嘴里了,哎呀,真咸呀!惊呼声响成一片。
那水咸涩涩的,真是‘好滋味’!好多人一边苦着脸吐,一边用手捂着眼,还是惊呼着往海里投去!
不敢往水深的地方去,虽然会游泳,但还是紧紧地抓着游泳圈。有时浪打来,人被浪簇拥着,漂在水上,一荡一荡的,好舒服!等浪漫过去了,赶紧来个自由式,感觉在大海里游过泳不也就如此吗!心里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扑腾了半天,感觉向前游了好远,小心翼翼地试着用脚着地。还以为多深呢,原来刚漫过腰。唉!你看这事,自己不禁要笑起来,离真正的大海还远得很呢!
好在下海之乐不全在游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亦乐乎。游人身着缤纷绚丽的泳衣,有活泼的孩子,靓丽的少女,甜蜜的恋人,幸福的家人。这一切都被大海包容着、怀抱着。海水又仿佛是一首动听的歌,让所有的人都陶醉其中。
忙打开相机,把这温馨美丽的记忆留住!再看看周围,许多人也在忙着摄影。只顾捕捉远处的亮丽了,一不留神,自己就成了别人镜头里的风景了!
上山去
攀登过许多山,却从没有去过花果山,那可是孙大圣的家呀!来到连云港两件趣事,下海和上山。昨天过足了海瘾,今天一早车就向传说中的花果山奔去。
说起来这花果山,自是和西游记有些关系,导游说吴承恩来到花果山才有了创作的灵感,写成千古名著的!不知是先有的花果山,还是先有的西游记,后有的花果山。
连云港的花果山位于海滨山脉——云台山中,海拔不高,却也层峦叠翠,云雾迷蒙,数不尽的树木,道不明的植被,把花果山点缀如翠玉般迷人,真不愧是大圣的福地洞天。
刚开始登山时,心情倒也舒畅。从造型宏伟的花果山门而入,行不多远,拾阶而上,青石铺就的路在葱绿中蜿蜒。走不多远,山势陡然,有的台阶陡峭依然,仿佛立起来般。
过了风门亭,再到九龙桥,一路古木葱葱,最多的是银杏树,有的要好几人环抱粗。眺望远处的山峰,不高大,倒也空濛,有的山坡种着茶树,层层叠叠,好不壮观!
到花果山最向往的就是水帘洞了,真到了却也一般。看景不如问景,其实再好的景色不全在个心情吗!
穿过一段低矮的山洞,四周石壁参差,黄色的岩壁劈砍的凹凸不平。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却不见传说石凳石桌,看起来,孙大圣也许是搬家了吧,要不怎么这么简陋呀!
出洞时,真有一道水帘漫挂,水声阵阵,水花四溅,那阵势还真不小。却也不是我想象中的水帘,那应该是珠圆玉润般匀称呀!顾不得多想,游人如织,熙攘着往前拥来!有伞的走的从容,没有的,只顾捂紧了头,窜出了洞口。
从水帘洞出来,再没有心情登上更高的玉女峰了。感觉有些累,更多的是怅然若失的感觉。这一定不是传说中的水帘洞,因为它已经被吴承恩带走,随着大圣走进了千古的西游中。
想起来的路上经过怪石园,导游指着两边的怪石说,这像是如来佛,那好似孙行者。当年吴承恩就是看着这些怪石,才想象出如此多的神话形象。
循之望去,猛一看,也许像,换一个角度,就一点也看不出来了。唉,当年老吴的想象力真好呀!不知他是否真由这些石头而写出西游记,还是这些石头因西游记而闻名!
不过,那又有什么区别呢。悠悠西游,斯人已去,无论是当年的吴承恩,还是千古的孙大圣,我们所要记住的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下山时听人说,水帘洞的水帘没有了,因为停电了!哈哈,开玩笑,您可别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