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年即将开启,迎接新生的日子即将到来,昨天和赵老师一起去教育局领取了新生的录取通知书435份,新生名册一份。回到学校,落实好新生报到的时间,部分中层干部开始动笔写录取通知书,最后赵老师盖校章,按照序号排序,学校分类,装入档案袋,午饭后送往区教育局。
新生入学,毕业生录取,循环往复,一年又是一年,几家欢喜几家愁。老师们的心情随着学生们的喜怒哀乐而波澜起伏,新生的涌入带了新的开始,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毕业生的输出,带走我们所有美好的祝福。中学三年的校园生活转眼即逝,在这里留下了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奋斗的幸福回忆。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在开会时遇到了1996年中学毕业的学生,师生相遇格外亲切,闲聊了起来,他们一起回忆了过去在学校学习读书时的点点滴滴,可以感受到这对师生的幸福感,学生还与老师分享了今天自己孩子的教育,对话很有启发,做了简单的记录。
老师:你的孩子多大了?
学生:快12岁了,开学就上六年级了。
老师:真快啊!转眼间你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学生:可不是吗!个子长得挺高,可是心灵却很小。前两天有个小女孩踩了我儿子一脚,我儿子给小女孩踩了三脚,结果小女孩告诉老师,老师给我儿子批评了,我儿子非常不开心,因为是女孩先踩的儿子,结果儿子被批评了,真有点尴尬。
老师:这个小女孩好像是对你儿子有好感啊!
学生:我儿子也不懂啊!现在还挺幼稚的,觉得自己被老师批评很委屈。
老师:那你是怎么跟孩子沟通的啊?
学生:像往常一样给孩子讲讲道理。
老师:你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有作用吗?
学生:好像也没有什么作用。小时候,我爸也给我讲过很多道理,当时就是不往心里去,当时往心里去,现在就会好很多。
老师:是啊!适当讲道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成长。踩脚这件事就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让孩子感受一下,通过这件事看看他学到了什么?
学生:是啊!还得多跟老师聊一聊。我发现我小时候也听不进去我爸说的话,直到撞了南墙,才明白我爸说的话是对的,看来孩子的教育还得让他自己去体验。
老师:嗯,让孩子自己感觉体验,寻找办法,家长更主要的是聆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内在的需求是什么,给予他一臂之力,为他的成长助力。
学生:是啊!记得孩子小时有一次小伙伴喜欢他的一个小玩具,平时他不怎么玩,我就劝他给那个小朋友,可是孩子说啥也不同意,当时就不理解孩子为什不给?后来我发现,我们也有不常用的东西,放在那里,也不愿意给别人。
老师:对呀!当你有和孩子同样的想法的时候,就会理解孩子为什么会那么做了,这就是同理心。聆听孩子,感受孩子的需求,拥有同理心,此时孩子会感受到家长的支持,也比较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
学生:嗯!真是的哈!不说平时还真没有注意到。以后还得多向老师学习啊!
老师:我们共同学习,共同尝试,给我们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更好的陪伴和支持!
学生:是啊!一起加油努力!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