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对“性”越来越想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性?文中说“受天之命而成性,故人性之体同于天,其名曰“中”,其状亦太极也。“性即中正。
可是如果我们只是做到中正怎么能全其生呢?生又是什么?我理解的生还有欲望,有愿望,可你追求这些是不是就是你的性呢,还是只是被周围的人事感染了?如果区分这个的是你是否能拿得起,放得下,我依然觉得困惑。以为拿得起,放得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而恰到好处不是也是每个人理解的都不同嘛?而如果这些都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每个人都只是以自己的理解为理解,那我特别恨一个人是否就可以以自己的标准去制裁呢?我们说天命,天也会发洪水,地震,火山爆发,你也许可以说全局观来看,这是恰当的,否则地球可能就挂了。但个人的存在就是相对的呀,你做了一件事不会去考虑对整个地球造成了什么影响啊,如果我们无限扩展范围的话,就没有什么恰当可言了。比如我们都会死,那么我现在杀了你,最后的结局都都是一样,那也可以是恰当的,还为整个人类多出一口口粮呢。
如果我们都做到中正,那我们是不是会没有了喜欢一个人极端的欣喜和失去一个人极端的痛苦?
如果性是中正,这只能指导我们做事的态度,但并不能指导我们做事的方向啊?你是要炒房?炒股?画画?做工人?你想做什么还是自己脑子想出来的呀,而我想出来的真的就是我们的天命吗?可是没有谁想做掏粪工人吧。
如果我们只看相对的存在,中正是什么?度在哪里?恰当是什么?看知乎上讲内家拳,有这么一段话,说的道理跟中庸中讲的都是一样。但是我突然觉得不明白了。太好太坏都不好,人生岂不无趣?
“其实,这个适度,体现在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不过分的说,人生就是一个锻炼自己,能把各个事情都处理的恰到好处的过程。人和事都是如此,做的过了,和做的不够,都不合适,适度是最好的。一个事情如果太好了,就容易走向反面,差到头,也会否极泰来;一个人脾气太刚,就容易受折,脾气太弱,就容易受屈;一段关系太近了,更容易出各种问题,太远了,又会过于生分。所以一切都适度为好。“
说儒家逻辑自洽的是这句“人既生而有性,而为受于天命者,则凡于吾之生,必求所以全其生;而于吾之性,必知所以尽其性。” 性到底是什么呢?全部都基于性本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