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个人读书的厚度决定了其人生的高度。书读的越多,涉猎的范围越广,掌握的知识越丰富,对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帮助,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是不是读的书越多,人的见识就一定会越深,成就也一定会越高呢?这个我看未必。
很多人阅读时,都喜欢以看了多少页数,来衡量自己读书的行为。50页、100页……随着书本右下角的页码在不停的增加时,内心越来越有成就感,洋洋自得,以此为乐,就好像那串数字决定了你的人生价值一样。但是当你用“页”这个单位和加在此之前的数字,来度量读书这件事时,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当我们频频的关注看书的页码时,往往是因为我们快看不下去了,但是又不愿半途而废,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这样的阅读,其实毫无意义。因为在你频频关注页码的过程中,情绪会越来越焦躁,在这种情绪下的阅读,往往事倍功半,汲取不到多少营养。
同样的道理,当你用读多少本书,来衡量自己读书的厚度时,这种方式也是不正确的。
书贵精,不贵多。读书,需要厚度,更需要精度。
那什么样的读书才是有意义的呢?
答案是,精读。
精读,从字面理解就是指深入细致地研读。但我的理解是,深入钻研适合自己的好书,才谓之精读。分开两方面讲,一是要明确读什么样的书,二是要懂得怎么样读。
1、读好书
书的种类有很多,而市面上同一种类、同一话题的书往往有几千上万本,其中观点大同小异,质量良莠不齐,如果我们每本都读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金钱。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有的书,融合了作者毕生了精力和心血才著作而成。有的书,则是通过复制粘贴其它书的观点编辑成的。
有的人不会择书,喜欢囫囵吞枣,不懂分析。不管好书坏书,拿起来就读。时不时的还在朋友圈里晒一晒自己读书的照片,为的是向别人展示自己有多热爱读书,看似很有成就感,但其实这种读书的方式效果一般。
为了提高读书的质量,我们就必须具备识货断货的能力,从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书群中挑选适合自己的好书进行阅读。关于如何挑选好书的方法,我个人的经验是到豆瓣或知乎等平台,通过搜索相关的书名或标题,查看网上其它书友对书的评价。虽然不能排除评价其中有书商花钱请的水军,但书的评分与书质量还是大致相当的。
2、掌握好的读书方法
有的人,读了成百上千本书,但到头来连书名也记不住。这一方面是因为不懂得择书,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读书方法。
读书也要懂得掌握好的读书方法,不然书读了也等于白读。
阅读的方法,首先要知道作者自己写的是什么,其次,对于作者提出的重要观点,要懂得深入仔细地去琢磨其背后的含义,不能只是流于表面的理解。最后,要自己懂得去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并将你从中体会到的与现实世界的人事物联系起来,寻找共通之处,这样才能有所启发,进而改变自己。
因此,我认为写读书笔记,对于自己理解掌握一本书的内容,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的。通过写读书笔记,我们可以把书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在脑子里思考作者笔下的用意,顺便写下自己的感想,这样就能加深我们对书的印象。
我们还可以适时的复读已经看过的书。经典的书,往往都是值得五遍,甚至十遍的去读透它。每一次阅读,因为年龄心境不同,往往都能从中悟出不同于之前的体会。这时我们又可以将心得更新在读书笔记中。通过不断的阅读,更新,从而做到真正的读透一本好书。
总的来说,要多读书,更要读好书。一本好的书,需要配上一套好的阅读方法,否则书也就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