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拆书帮(ID:chaishubang)
某天无意中看到一篇关于“间隔年”的文章,深有感触。“间隔年”(Gap 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间隔年期间,学生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融入社会。
突然想到我已经工作10年了。由于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是学习的电力专业知识,沉默成本导致我的工作选择的也是与电力强相关的电力公司工作。一晃就是10年。工作后再也没有了暑假寒假,每天都疲于奔命般的在公司照常工作,例行公事,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一般。
我该辞职吗?
听到了“间隔年”这三个字,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头顶。我真的也想要一次长期旅行,让自己换换脑子,从重复枯燥的工作中跳脱出来。但想想现在的工作,仿佛好像没有机会让自己有一整年的“间隔年”,除非是辞职。
辞职?应该从来没有想过这两个字。但是再想想,剩下的工作年限也就是20多年,真的自己就要在剩余的20多年中一直呆在这个公司吗?就一直要呆在这个公司做着每天一样的工作吗?人一辈子稍纵即逝,假设我已在退休之日,再回过头来想想,真的就没有遗憾了吗?
我顿时凌乱了,感觉从来没有思考过辞职,没有思考过职业规划。我究竟想要在这个剩余的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做些什么,成就些什么,收获些什么。而不是周围的人说,我应该呆在哪里,过怎样的生活。
从书中找到力量
带着疑问我翻看了最近刚入手的一本书《职场自我成长》。作者渡边秀和在2010年一举拿下了“日本猎头大赛”顾问组MVP大奖,成为日本第一王牌求职顾问。书中引用了非常多实际的案例,并解答了我关于职业生涯的疑惑。
《职场自我成长》
职业规划的三个步骤:
1.设定作为目标终点的职业愿景(决定攀登哪座山)
2.思考从现阶段走向职业愿景的路径(考虑登山路径)
3.为了走在制定路线上,成功换工作(做好准备后出发)
第一步:设定职业愿景——首先确定要爬的山
职业愿景非常重要,它规定了占据人生大半时间的工作内容。那么我们该如何决定自己的职业愿景呢?以自我喜好描绘职业愿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比较开心,也更容易出好成绩。而且如果能在这条道路上成为一流任务,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好,收入也好,回报会变得相当高。
1.思考喜欢的领域。
2.思考喜欢的立足点。包括有“企业经营者”,“创业公司经营者”,“专业人士”,“公司内部专家”这四个切入点。
我真正喜欢的与人交流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和助人助己的成就感。因此我特别喜欢的是跟别人分享我的经验,心得,教训。与此同时我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他人带给我的思想交流和感动启发。
最近几年我都在精进个人管理系统,可以让我更正确更高效的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于是我开始在简书上写关于个人管理系统的文章,被编辑看到文章后,邀约写了一本关于个人管理的书籍。预计今年年底前会出版。
今年开年我又做了另一件事情,招募了四位1对1的学习者。通过这样的场景构建,来帮助他们组建自己的个人管理系统,同时也让我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还有哪些可以努力的地方。目前已经累积进行了30次线下分享,累积120小时的咨询时长。带给我的并不是辛苦和劳累,而是长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确定这就是我喜欢的领域,帮助他人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梳理做事的思路。我喜欢的立足点就是“专业人士”。
第二步:思考达到职业愿景的路径——考虑清楚爬到山顶可能的路线
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而是分成两步、三步,搭建“职业阶梯”,安全、扎实的接近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到达目的地。
1.俯瞰整个职业生涯,考虑如何选择。
2.规划出一条快速抵达终点的道路。
3.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考虑选择项。
俯瞰整个职业生涯,我喜欢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帮助他人完善自我成长的导师。在这条路上,我真心的希望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可以让身边的人都能够想到什么,就做到什么,至少是执行什么。而不是老实在原地踏步,嘴里还一直说着自己是拖延症的晚期。我希望看到他们的成长和不纠结。看到他们可以一点点的变好,成就心中所想的梦想之路。
这条路其实并不好走,本来我就不是科班出身。对于培训,咨询,引导其实一点都不懂。也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知识更好的更高效的传递给其他人。毕竟学习了10多年的电力知识,形成了公式化的思考模式。想要从自己为中心转变为以他人为中心,还真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的事情。
3年前我与秋林组建了重庆的拆书帮,其实这就是我搭建“职业阶梯“的起点。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当我的拆书分享带给他人喜悦、感动、警醒时,我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之后我不在给别人做分享,写文章,也在公司开始做培训。一切都仿佛顺着”职业阶梯“在慢慢的往上爬着。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一条最快速抵达终点的道路。但是我觉得这是我目前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也一直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了最初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一直都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前进着,助人与自助。
第三步:走上指定路线,成功换工作——做好万全准备,开始登山
行走在自己设计的职业发展道路上,遇到“转职”这样比较大的转折点时,“选拔对策”“选择应征路径”等跳槽能力,就先当于越过障碍的技术和装备。
1.录用选拔的第一道关卡是书面材料筛选。
2.接下来一关是笔试。
3.最后一关就是面试。 不断收集信息,研究应聘企业,准备书面材料,应征选拔,拿到入职邀请,进入公司,像这样去实践具体的换工作步骤。
想要换工作,我其实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自己的跳槽能力,而是对于金钱的担忧,外界的压力,飘忽的笃定。所以在走上指定路线之前,自己要解决的其实是这三个心里层面的问题。
金钱的担忧。电力公司作为一只电老虎常常被人认为是一份铁饭碗。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公司已经不再是一份铁饭碗的工作。在待遇方面也与我刚刚毕业的时候,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也难怪有不少博士,研究生辞职另寻他路。我担心的是新工作是否可以带给我更多的收入,更多经济上的支撑,其实这个因素目前来说,是不确定的。
外界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父母。老一辈人都会觉得电力行业一定是全世界最稳定的工作。就好好稳定的过一辈子就好,不要瞎折腾。他们看到的是儿女的稳定和安逸的生活,但是我需要的是热爱的领域。
飘忽的笃定。好像自己目前是笃定了助人助己这一条路。但是真的是我自己笃定的吗?会不会就做着做着就变化了呢? 其实人这一辈子谁能够一眼望穿所有呢。在人生规划这一条道路上,本来就是一种体验。看到自己想要攀登的那一座山,就规划好路线,开始一步步的攀登吧。
与其仰望,不如走一趟。这就是《职场自我成长》告诉我的最本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