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娘家还是过年的时候,我在市区,娘家在县里,虽说相距不过30公里,与父母见面也没那么容易。
父母退休后,到哥哥生活的城市帮忙带小孩,等我小侄女儿放假了,他们才能回来,我平时工作忙,也只能赶到放假回来。这次暑假回家,还是二宝头一次来外婆家呢。能在家里住上一周,已经相当奢侈。
01
回到家,妈问中午吃什么,我说“还吃卤面吧!好久没吃了,想吃。”妈笑着说“中!今儿吃卤面,明儿吃饺子,你喜欢吃!”说完,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闻到香味儿,我知道卤面做好了,打开锅,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忍不住吃了两大碗,不爱吃饭的大宝也破天荒的吃了一满碗。第二天吃饺子,妈妈特意为我准备了芹菜肉馅儿,我们这边喜欢用韭菜做饺馅,因为我要给小宝喂奶,妈妈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馅儿,薄薄的饺皮儿,可口的饺馅儿,可过了一把嘴瘾。
上中学的时候,一到周末回家,妈妈就忙着包饺子,做卤面,这是我的最爱,怎么吃都吃不够;去外地上学,结婚生子,吃过各种各样的美食,最想念的还是家里这一口,久违的味道,熟悉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02
都说“食不言,寝不语”,我们的家庭谈话却常常是在饭桌上展开,聊聊饭菜,讲讲孩子,说说工作和生活,逢年过节也是,因为平时各忙各的,只有吃饭时人最齐,想说的话也有机会说一说。
这次回来,爸妈跟我说的最多的是,“对你公公婆婆好点,我们也不在你身边,帮不上你什么忙,有什么事还是他们照应着……”“我们啥也不指望,就希望你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孩子教育好……”爸妈的话在理,我认真听着,也会用心去做。
只是他们辛苦一辈子,操不完的心,好不容易盼到我们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又操心我们的生活、操心我们的孩子。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现在有了小孩,经历了生娃时的苦痛、娃生病时的煎熬、教育的艰难,更加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他们一边种地一边教书,省吃俭用把我们养大已经不易,还要供我们读完二十多年的书,退休到了享清福的年纪,还要为下一代操劳,我们忙工作、忙孩子,又有多少心思花在他们身上?
缓一缓忙碌的脚步吧,坐下来陪陪父母,听听他们的心声,教教他们新的手机应用,别嫌唠叨,别嫌笨拙,我们的小孩都看着呢,今天我们怎样对待父母,明天我们的孩子便会怎样对待我们。
03
立秋过后,天也没那么闷热了,下午的风凉凉的,我和爸妈,带着两个宝贝走在去河滩的路上。
现在的河滩已不是从前的河滩了,少了大片的农田,多了一条快速公路(旅游专线),周边还有一些厂房、水上乐园……
爸说伊河大坝这一片成了湿地公园,早上跑步和下午散步的人很多,穿过涵洞,爬上土坡,我们走上了大坝,红色的步道旁零散地开着几簇格桑花,路旁的桃树、刺梨树上挂满了果子,放眼望去,浅浅的伊河水在悄无声息地流淌……我儿时的乐园的确变了模样,少了鸟鸣,多了车声,少了幽静,多了沸腾……旧貌换新颜,农村也在一步步向城市靠拢。
半路上,看到一片芝麻地,我兴奋地停了下来,赶紧给闺女科普,“这是芝麻,快看,它开的白色的花,芝麻开花节节高呀!”,闺女一脸懵,生活在城市的小孩没有机会见这些可爱的植物。
临走前,我们去到一片花生地,是原来家中的荒地,大队帮我们种了花生,爸拔了几棵出来,一串串白胖的花生忽地冒出地面,这下闺女来了兴致,飞快地跑去拎了起来,笑的合不拢嘴,等不及要吃……花生她是吃过的,但没见过怎么长,这一趟,涨了不少见识!
回来这一趟,就是想好好陪陪爸妈,带着两个孩子也没帮他们做什么,倒是他们忙前忙后,又是带小孩,又是做好吃的,听奶奶说螃蟹下奶,爸一大早跑河里捉螃蟹,妈听见我咳嗽,临睡前给我炒红糖芝麻……心里暖暖的,也许,只要儿女在身边,忙碌也是一种幸福吧!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转眼就要回去了,生我养我的地方总是让我倍感温暖,因为这里有我的童年记忆,有我的家,有我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