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善意的种子,善意的种,是纷尘乱世中种下的,播撒在人们的心中,静待发芽;善意的种子,是人生低谷中的一棵嫩芽,在阳光的照耀下会静静地变成一棵美丽的大树。
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家学说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但他仍心怀善意,游说于列国,并向各国传播自己独创的“仁政”思想。虽然当时各国没有直接接受他的游说,没有按照他的理念去治理国家,但是他播下的仁爱的种子最终发芽成长,逐渐形成了儒家学派,得到了人们至高无上的尊崇,他的善念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给与了世界一份美好。假如孔子在列国游说时心无善念,遇难而退,那么儒家学派就不会存在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也难以为继,看看我们周边的纷繁乱世,有多少人还生活在战乱饥荒之中,有多少人朝不保夕。
宋代的苏轼在被贬于荒僻的蛮地上时,他仍心怀善意。虽然在官场上屡受打击,处在人生低谷的他心中放不下的仍是国家。当时的海南岛还是蛮荒之地,生产落后,民族冲突,社会秩序混乱,他亲力亲为,体察民情,坚决治理当地的伤风败气,将内地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对于那些因恶俗而犯罪的人,苏轼没有将他们一棍子打死,因为他明白老百姓心中仍存真善美,要给犯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正是苏轼的这份善举,使当地的人们抛弃了旧俗,接受了新的理念,使新的知识和技术蓬勃发展,大家终于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坚守初心,铸就精彩人生, 改变大山里女孩的命运,这是张桂梅决定办学的初心。她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偏远地区女孩的读书梦,给她们搭建了受教育的平台,为她们铺就了改变命运的道路。她坚守初心,让更多大山里的女孩能够改变命运的同时,也铸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一个人该如何坚持理想,如何恪守德行,如何自我超越。”张桂梅做了最好的注解。张桂梅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我们人人心里都有一粒善意的种子,我相信它终有一天会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