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的童年

                      水煎包纪事第二弹

        我们小时候啊,不只有水煎包,好玩的事情还可多。从哪里开始说呢!那就从烤地瓜说起吧!

        先交代一下时代背景。父亲上班的煤矿在姥姥家那里,于是我们全家都在姥姥家住。煤矿还有很多附属工厂,砖窑便是其中之一。砖窑,烧砖是在地下,地面上则堆了很多粘土,地下烧砖传上来的温度,也很烫,我们就在那粘土里烤地瓜。很多个周末,一群小伙伴,带上碳掀子、火钩,用篮子提上一篮地瓜奔赴砖场烤地瓜。在那滚烫的土里扒个坑,埋上地瓜烤。怪的是,经常去烤,却从不记得烤的地瓜什么味道。也许,成功的次数很少吧哈哈!再有一种烤地瓜,就是在摊煎饼的袄子底下烤。说是烤,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捂。烧完袄子的柴火灰还是很烫的,把地瓜扔进去就能捂熟。不论大小孩儿都好这口。我们那个年月孩子多啊,姨妈舅舅家家家都有几个不不愣愣的孩子。而且我们的时代日子都好过了的,摊煎饼吃煎饼成了大人们的一种怀旧行为了,一年半载不摊一回,要摊也是几家联合一起摊。于是摊煎饼很隆重的,但是经常以孩子们大哭打滚收场。为啥,抢地瓜。刚从袄子灰里翻出来的地瓜,白瓤的,滚烫,香喷喷,可甜。这么好孩子能不抢?抢不上的可不就哭。我们后来还经常鼓动大人摊煎饼,大人没好脸地回一句:摊啥煎饼,还想打架?

        没有地瓜的季节,也有很多趣事,去南山摘酸枣。酸枣小小的,可能比现在吃的蓝莓还要小一圈的样子。有红有绿,味道酸酸的。其实要我说来是不甚好吃的,但是到了秋天依然兴致勃勃地去南山摘酸枣。

        除了摘酸枣,秋天还能逮蚂蚱,就是蝗虫啊,别名蹬倒山。咚咚手巧,那真的是从小就手巧啊,用铁丝弯一个圈,固定在一个长杆子上,一个网子覆盖住圈,就成了一个逮蚂蚱的神器。远远地发现目标,杆子伸出去扣住,再小心翼翼过去先按住蚂蚱,扒开网子取出来,装在瓶子里,晚上拿回家炸炸,撒上一点盐,一嘴一个,那叫一个香。碰上母的蚂蚱,一肚子籽儿,更香。秋天收玉米的田野里,还有蛐蛐,更多,抓回来同样的吃法,也是无上美味。

        小时候最喜跟着四舅下地,因为他家有拖拉机,坐拖拉机去地里,风吹脑门,摇摇晃晃,可好玩。入夜的秋天,露水很重了,月朗星稀,伴着蛐蛐的叫声,咣咣铛铛的拖拉机满载着一车玉米还有我们这些疯玩到昏昏欲睡的孩子,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北方河流稀少,小孩子们却偏爱在水里玩。小时候村子南头有一条小河,发源于大汶河,官称不详,我们叫“南湾”。在我还不曾有记忆的时候,这河据说还很清的,还可以在里面洗衣服。后来,煤矿医院开始往河里排污水,河道一年年变窄,这河就变成臭水沟了。没有水可供我们玩耍,于是一年几次的浇地就成了孩子们撒欢玩水的季节。大人们排队去浇地,我们用“粪箕子”背一篓衣服去洗衣服。其实衣服嘛,就是橱子里扒拉出来的,也不知道该不该洗的衣服。反正就是为了玩水而洗衣服。哗啦哗啦流水,小伙伴们一起洗衣服,日暮西下,一起背篓回家。衣服洗得干净吗,不知道,反正很开心。

        父亲在煤矿上班一辈子,二十几年。三八倒的班,在我记忆中只有差不多几点会回来,没有固定下班时间的。超过时间太久,母亲就会差我和咚咚去矿上找。小孩子啊,什么都不知道,去了二号井,逢人就问,你见我爸爸了吗?被问的人也总会很好脾气,你爸爸是谁啊!我爸爸是谁谁谁。得到过正确答案吗?也不记得了,反正就知道隔三差五就去找一回。儿时不懂,现在想起,完全可以体会母亲彼时的焦灼。父亲的身家性命和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都系在父亲额上的那盏探照灯上,怎能不牵肠挂肚?

        矿上工作辛苦又危险,但那时候的我全然不懂的,还觉得父亲工作挺好,为何,因为父亲单位经常发东西。过年过节发,平常也发。西服领带发过,手套毛巾发过,床单被罩发过,因为有附属热电厂,热带鱼也发过,甚至还发过旅游鞋!鞋子都是大码的,彼时我还小,把我急的,一心盼望快点长大。

        当然了也有发的我不喜欢的东西,比方说月饼,是的,月饼。我们小时候的月饼,都是五仁馅的,无论是老酥皮月饼,还是精品月饼,都是五仁馅。核桃芝麻花生瓜子青红丝,哎呀天呀,想想我就捉急。小时候,极其厌恶这月饼,偏好父亲单位一到中秋节就发一筐子!母亲节俭惯了,自是不能白瞎掉这一筐,于是派任务似的下派给大家,皱着眉头吃下去。

        每次要发东西,都是父亲拿回家福利票,我和咚咚去领。过年发的东西多,我和咚咚骑着三轮车,欢天喜地地,去工人大礼堂旁边的一个小院充当的临时仓库,去领米面油冻肉和带鱼,有几年还发过酱油醋和酱菜,甚至发过速冻水饺!大家谣传那是矿上附属冷冻工厂产的,本来是要出口日本的,结果质量不合格被打回来了,想留着也是浪费,于是就发给职工大家伙儿都吃了得了。

        就发东西领东西这一样,让我一度就想着,长大了要找工作一定找个天天发东西的单位。结果,我终于长大了,我真的长大了!父亲退休了,旅游鞋不流行了,月饼也有豆沙馅的了。我找到工作了,中央八项规定下来了,连三八妇女节的两提卫生纸也沦陷了。儿时的梦想,依旧是梦想。

       

        文学作品里谈起的故乡,大都伴着泪眼朦胧的深情。若有深情,则必有沧桑。但对我来说,故乡,老家,就是一个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童年。

配图:咚咚。姐姐、儿时天天打架的战友and一起埋头读书的伙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33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0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81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07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2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1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7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0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9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32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7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06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虽然母亲节已过去了好长时间了,但我感觉母亲的节日永会远在每个儿女的心中。 谨以次文,献给我最敬爱的老母亲! 岁月悠...
    e5b0a7f30ae2阅读 2,454评论 1 5
  • #玩卡不卡·每日一抽# 每一位都可以通过这张卡片觉察自己: 1、直觉他叫什么名字?小杰 2、他几岁了? 16 3、...
    晓枫_心理咨询师阅读 145评论 0 0
  • 柳哲 柳哲与原北大中文系办公室主任张兴根先生在侯仁之题字的未名湖纪念碑前留影 北大的钱理群与陈平原先生,是当今学界...
    柳志儒阅读 2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