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心情低落时,我们总会对自己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说完,拿起手机、低着头,继续刷屏。
于是,这句话对我们而言,就成了那串挂在驴嘴前的胡萝卜,始终可望而不可即。我们也就像是受了生活蒙骗的驴子,有了这胡萝卜的诱惑,便死心塌地背负重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都变得步履匆忙,整个社会也如同一再提速的列车。而车上的人隔着玻璃窗,看见的永远只有道路没有风景。
也许,身处消费时代、忙碌社会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在朝九晚五的轨道上拼命赶路,在残酷的职场竞争中张皇失措。即便下班或周末的时光,我们也要强迫自己刷完朋友圈最后一条信息,然后沉浸在五花八门的视频中乐此不疲。仿佛不如此,不足以安心入睡。
我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在别人的生活里隔岸观火,以为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戏;却不知空虚和无聊早已使我们身不由己,只能一任自己的心田荒芜、杂草丛生。
直到一个失眠的夜晚,我在热搜上频频见到了她的名字:李子柒。
李子柒,一个被央视新闻点名表扬的草根女孩;一个在稻田里插秧、在竹林里挖笋、在荷塘里采莲,在森林里纵马扬鞭的美食视频博主。
她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在这繁盛、浮躁,充满变数的时代,无数人从她的视频中,看到了中国隐士式的田园牧歌,找到了尘嚣之外的诗意栖居。
她将自己的日子活出美感,让我们意识到原来生活本身也可以是一桩美不胜收的艺术。但同时她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生活,也愈加反衬出我们当下的平庸和不堪。
“人间不值得!”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就只剩眼前的一地鸡毛?为什么诗歌和田野永远在他人的远方?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幻想过上李子柒的生活。但,我从来没羡慕过她。因为我深知,她的走红绝不是一时偶然,在她成功的光芒背后,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熬不了的苦。况且,李子柒式的归园田居,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实现,但只要仿效古人,亲近自然,我们也依然可以像她一样,拥有简单质朴的初心和返璞归真的心境。这也正符合《中国日报》对李子柒作出的评价:“仿若一幅自如闲适的山水画,激发着人们返璞归真的情感共鸣,带有明显的李子柒的个性符号,是她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真实写照。”
现代人“久在樊笼里”的生活方式,日益隔断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我们的心灵越来越得不到自然的滋润和慰藉。
智能的空调让我们的环境四季如春;互联网的应用使购物足不出户;手机、电脑这些电子设备,吸引了我们太多的目光和注意力。这些都是我们与古人在生活上巨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不及古人之处。
中国的古人,没有我们当下如此发达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他们对于距离和时间的理解,于我们是完全不同的。对古人来说,相聚的珍贵和分离的悲伤,比我们现代人要深厚、浓烈百倍。
古代的先民,也没有现代人所拥有的这些科学知识。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他们并没有我们聪明。但恰恰因此,当古人看到一些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现象时,他们内心所产生出的震撼感和想象力,也远比我们丰富和强烈。
几千年后进化得更加完美、更加复杂的我们,相比古人似乎少了许多感性体验。历史的沉淀,让我们对世界和人际关系,产生了些许冷淡,失去了许多唯美的诗意和迷人的幻想。
古人与自然间的紧密关系,与我们现代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没有庞大、高效的机器,没有工厂、流水线,也没有百货公司和网络购物。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自然里,慢悠悠地感受季节的更替、冷暖的变化,利用自然造物装点自己的生活,自给自足,再将自己的辛勤劳作反馈给养育他们的自然。
古人与自然间的接近程度与深厚情感,也是令我们现代人望尘莫及的。当他们看见田野里的葛、桑叶上的蚕,会第一时间联想到身上的衣服就是由这些动植物制成的;当他们看见鲜艳浪漫的桃花,会不由自主地吟唱出春天的美好;而当他们看见南飞的雁群时,又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秋天的来临。
正因如此,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也比现代人更为丰富多彩,大自然就是他们一切诗意的来源。在古典文学中,许多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源于自然的花草虫鱼、飞禽走兽。而相比之下,天天待在高楼里玩着手机、看着电脑、吃喝不愁的我们,生活趣味就显得匮乏了许多。
今天,当我们看着李子柒的视频,说着“人间不值得”的时候,不妨放下手机,走进田野,以一颗久违的赤子之心去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用一颗难得的闲适之心来应对生活的繁忙和负重。
相信我,这将是一种绝妙的生活体验,尤其对于我们这些离自然越来越远的现代人而言。唯其如此,我们才会发现原来人类的情感联系着周遭自然的一切,是可以变得如此丰富而又充满诗意的;唯其如此,我们才会获得一种久违的慢活体验和朴素的幸福感。
所以,别再羡慕李子柒,学学古人,你也可以活得很好!
尾言:祝简友们新年快乐!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