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此句源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用他那精辟的总结把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最好的统治者,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人民却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用自己的力量为百姓办事,百姓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横征暴敛,厉行苛政,百姓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残暴无能,人民轻蔑他。历数中国各朝九五之尊,太上之美誉,已无可担当者。如日月之星辰,可望而不可即。参照老子评出的第二等统治者的标准,翻看中国几百位皇帝的传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位对号入座的皇帝。什么秦皇汉武,什么唐宗宋祖,在他面前都稍逊一筹。
法令是规范人最低标准的量尺,有时我们无意间触碰了道德的底线,还可免于惩罚,但法令却不容任何人践踏。封建社会法令乃统治者统治自己独立王国的武器,有时他们会把武器磨得异常锋利,那种刑罚极酷,犯意方止的思想时刻充斥在他们的脑海中。这时,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位被车裂的商君。商君之法曾影响大秦帝国纵横捭阖几百年,最终一统江湖(此处不讨论秦国是否统一了全国,还是留下了他的好基友小卫)。孰不知,在商君之法统治下的百姓却是怨声载道,因为极小的过错,却被处以极重的刑罚。世事难料,这个小商最后也栽在了自己制定的法令之下。因为秦孝公死后,小商失去了老大的庇护,新老大和小伙伴都不待见他,于是小商决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跑。据说,小商在逃离秦国边关前,想住个旅店泡泡脚,店主却说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没有证件店主要连带判罪。拒绝了这个逃犯。小商顿时后悔莫及,仰天长叹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这一叹不要紧,叹出了一个流传后世的成语:作法自毙。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逃跑策略失败,小商被车裂分尸(此处不讨论小商是死之后被车裂,还是被车裂而死)。上面提到的连带判罪即小商独创的,曾经让百姓闻风丧胆,胆战心惊的连坐法。此法延续几百年贻害无穷,最终让这位最合格的皇帝给废了。
上曰: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曰:「民不能自治,故为法以禁之。相坐坐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所从来远矣。如故便。」上曰:「朕闻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於民为暴者也。何以禁之?朕未见其便,其孰计之。」有司皆曰:「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这位皇帝认为如果制定地法令公正了,百姓自然会老老实实的,罪罚不偏不倚,百姓自然会服从。况且管理百姓,引导百姓向善,是官吏的职责。如果官吏既不能引导百姓向善,又以不合理的法令惩罚百姓,这就反而只会促使百姓做坏事。最后,延续几百年的酷刑连坐法,在这位皇帝的仁慈下被废除了。同样的是,这位皇帝也因一位小女孩的上书:力陈肉刑的残酷而施以仁心坚决地废除了肉刑,从而,成为影响后世的大手笔。
不仅在仁的方面,他做的淋漓尽致,在俭的方面,他也做到了极致。让后人无法企及,成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效仿的典范。
“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打算建造一个露台,召来工匠一计算,要花费黄金一百斤,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家产,遂放弃。自己作为皇帝经常穿着粗布衣服,就连所宠爱的慎夫人,衣服不准拖地,帏帐不准绣花,以表示敦厚纯朴,为天下做出榜样。建筑自己的陵墓霸陵,都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作装饰,不准修建高大的坟墓,以便节省,不烦扰百姓。
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方面,他也做出了大幅度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得以休养生息,富国强民。
汉初,他做出了一个伟大之举,那就是减免农业税,先由“十税一”减至“十五税一”,后听从晁错建言,全部免除,“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此三宝,有的统治者只据其一,有的统治者可据其二,但三宝全据者历代统治者中仅有一人——汉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