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写过一篇豆腐块,题目叫《看球者常薇》,曾经发表在《图书馆报》上。文中记录了常薇同学看球的种种,最近又是世界杯了,我想拿出来看看。找了好几个地方,终于找到了。但拿到文字通读后,真为自己粗鄙的文字而着急。同时,我找到了一篇写《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观后感,这篇比较流畅,翻出来贴一下。文字大概写于2005年3月。
一头栽进命运之中
大约一年前或者两年前我就看到报道说徐静蕾在拍中国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万分期待。到底期待什么呢?似乎也表达不出来。第一次看茨威格的这篇小说时,我正经历一段相似的煎熬。我每日每夜的看小说,企图从每一本小说中找到慰藉,似乎在每一本小说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踪迹,等到遇见这个陌生女人时,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垂死的陌生女人。大概每个女人都会有如此的感同身受吧。只是现在再回头看走过的路,别人是如此从举足轻重变成了微不足道。只是故事永远是隽永的,不管用何种方式讲述,文字的或是影像的。
在看电影之前,我看到了两种极端的评论,非常好或非常一般。但看过之后,我知道自己很喜欢这个片子,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紧张的矛盾,只是一个女人向一个男人的倾诉,倾诉她一生的爱。这种淡淡的倾诉如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只是淡淡的倾诉却慢慢在心底划上一道刻痕,鬼斧神工又一气呵成。
故事从遥远的欧洲搬到了三十年代的北平,于是嘈杂的四合院、幽长的胡同、驼煤的骆驼代替了公寓、马路和卡车,年轻有为的军官代替了地位尊贵的伯爵......这些改变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坚定的相信,这样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欧洲。在中国,也不缺乏这样的爱情,刻骨、绵长而且诡异。除了大环境及其相应的改变之外,剧本几乎完全忠实于原著。影片中那个女人的旁白几乎和小说中一模一样。这种忠实使得影片即使达不到经典的高度,也不至于太离谱,这种忠实就可以使影片一开始就站在很高的起点上。
接下来说说影片中赞的点吧。赞的点是导演对于窗户的运用。少女站在门里听门外的女人谈论将要搬来的新房客,镜头透过门上的玻璃投向院子里的女人,少女此时已心神不宁,好奇。除夕夜,少女透过窗户看院子中的男人放鞭炮,并和妈妈交谈,无论是在哪里,男人都会成为主角,而少女只能在窗户后偷偷的观望。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依然是少女趴在窗户上眺望,窗户里面的女人的一生都在爱这个男人,而窗户外的男人一无所知,他风流成性,他处处留情,他潇洒倜傥,只是他永远认不出窗户这边的女人。另外一个赞的地方是,喘息的细节。演少女的那个演员,几乎没有什么台词,(我记得住的就是她说她妈妈送饺子给作家是巴结他,还有她们要搬走时,她在空房子里喊妈妈),她除了用表情演戏,还用气息演戏。要离开的那个夜晚,他蹑手蹑脚的跑到作家的屋子外面扣门,呼吸紧张沉重,就是那时少女的心情,也许从此一别是天涯。
爱情是怎么开始的呢?爱情就是那刹那间的feeling,然后一头栽进命运之中,执着的爱着。正如女人所说的,“请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地、这样舍身忘己地爱过你,我对你从不变心,过去是这样,一直是这样,因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觉察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
世间原来还有一种东西叫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