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龙应台的一篇关于家的文章,心中感慨万千。
家是什么,我想让你有归属感拥有感的就是家吧。
幼儿时期,住在奶奶家,满山遍野的疯跑,内心是欢腾的,无忧无虑。奶奶家就是我的家。
到了小学,我们由村上搬到了镇上,一个小平房,摆满了爸爸做的沙发席梦思。而下面是地下室,是我们住和吃饭做饭的地方。
我对家的印象是,永远是潮湿的,尤其到了夏天,水池还有灶台会爬着一条条光溜溜的虫,偶尔还有蛇出没。96年那年发洪水,全淹了,爸爸妈妈还有我和弟弟,不停的用盆往门外清理水。
总之,特别糟糕的童年经历,我对这个家不满意,以至于我到现在都对光溜溜的生物心生恐惧。泥鳅、黄鳝、鱿鱼,从来都不敢碰不敢吃。经常梦到身边爬满了蛇,梦里惊恐又绝望。
我不知道是童年的这些经历造就了我内向的性格还是我天生内向,所以特别在意过往糟糕的经历。
上了高中,爸妈去杭州务工了。在外面租的房子。群租房,没有卫生间,很简陋,很小。暑假过去,一家四口睡在一间房。晚上叽叽喳喳的聊着天。畅想着要好好赚钱全家齐心协力为以后有属于自己的舒适的房子努力。
毕业后,弟弟选择了去杭州和爸妈一起。而我,选择留在了合肥工作。租了一个单间。虽然是水泥地、只有一张简单的木床。不过不潮湿也不再拥挤,还有热水器。夏天热可以吹风扇,冬天冷有热水袋。可是,他终究不是我的,房东会随时收回他的房子。
此时,家里还是挺穷,不过不欠债了,爸爸开始做生意,生活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依旧在租房。哪里便宜就往哪里租,过几个月,房东说要拆迁,就继续搬,搬到其他便宜的地方。
后来,弟弟要结婚了,家里将原来镇上的房子卖掉,又拿出积蓄在县城给我弟买了房子。嗯,我好像彻底没有家了。
后来,我也结婚了,来到了婆家,和公婆一起住。他们说,以后这就是你的家。可是,我总觉得没有归属感,找不到家的感觉。
后来,我和老公带着孩子来到了杭州,一家三口租了一个单间,日子就这样紧紧巴巴的过着,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
后来,我们一家三口又来到了南浔。租了一套房。好像宽敞了不少。可是依旧没有归属感。此时,爸爸已经在杭州买了房子,扎下了根。为他们高兴,也替自己委屈,特别希望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现在,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126平,有两个卫生间,两个阳台,客厅很大。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家的味道。一家三口整整齐齐,心里踏实又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