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20 阴 我不难过呀,生活就是这样子让人意想不到。
如果你做完工作再发好内容的话,恐怕要拖到下午了,篮球没有什么好看的,工作学习,你欠的债太多了,好好补一补吧,今天如果顺利的话,明天就可以出去了。明天就可以出去了。
坚冰是会在太阳底下融化的,她应该是在写学习的东西,坚强没有什么不好的,上进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必须要上进呀,她逼一逼我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大秦帝国》很好,可是工作不能再拖了,已经十一点了,我没有时间写了,我要拿过她的手机把我加上,然后去上厕所去工作,去工作。谁知道她还会不会再删呢?你要解释什么嘛,没啥好解释的,唉,这也是是个漏洞,她如果一定要去翻找,有无数法子可以找到,堵是不可能堵死的,要心怀希望,要把握大局,未来,成长,你足够优秀了,就好了。
爱,爱,爱,放平心态,真的,你做的很好,面对自己,不要恐惧,你做的很好,加油!
《梵高传》、《堂吉诃德》、《山海经》听后感。
散想:*文学类作品听起来趣味性较强,所以受众应该很广
*黄昱宁解读的《堂吉诃德》的确非常见水准和功底
*像《堂吉诃德》这样大口大口的干货,匆匆听完一次真的记不住什么。难道黄老师精心解读就是为了让大家吃的时候很过瘾吗?用户的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
*《梵高传》让我怀疑我和解读者读的是不是一本书,我读的《梵高传》根本没怎么细讲他的画作,而是讲他的生活他的痛苦。转述稿却只是着重讲了梵高的几幅画。而金句的第一句又分明是《梵高传》里的内容。转述稿虽然也很精彩,但一些挑剔的看过原书的读者也许会不太满意。说到这里我有点明白“每天听本书”为什么不让评论了,每本书的转述其实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很难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我也明白了「得到」为什么侧重选冷门书,不仅仅是因为冷门书里有很多真正的好书,也是因为原书看的人越少,转述音频被吐槽的可能性就越小。不过我觉得这样的思路不是一个大气的思路,藏着捂着终究不是好办法。如果我们做不到满足用户意想不到的需要,就不妨听听用户的心声。
(太多的臆测揣度了,可能离真相十万八千里。怎么办?)
*《山海经》的转述让我了解了这本难读的书的大概情况,也破解了我对这本书的盲目的敬畏。听完音频后我觉得古人的心理还是挺幼稚可爱的。
《诗艺》读后留痕
解读:1.写诗该怎样选择主题
2.怎样可以在剧场里获得观众们的掌声
3.写作成功的根基和源泉是什么
收获:1.诗人的目标是给人益处和乐趣,或是给人快感和对生活有用的一些规则。
2.写一首好诗,既需要天才,也需要勤学苦练的技艺。
3.经典论述文,观点都在一段的第一句。
书评:1.比亚里士多德写的要形象生动一些,少了很多剧作的例子,多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
2.无法理解其成为经典的原因。
《每天听本书》的价值在那里。加上高端的营销,这是个成功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