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读书与享福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译文】人生在世,如果能拥有可读之书,能拥有读书有时间,同时又不缺钱买书;虽然读了许多书,却自我修养得丝毫不被书本所局限,就可说是善于读书的人了。能享世间清闲之福的,恐怕没有超过这个的了。
在我国古代读书人看来,披卷读书,是人间一件惬意的事情,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一个人如果有闲情雅致,又有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金钱去读自己喜爱的书,那当然是一件幸福的事了。这样读书的目标是为了获取心灵的愉悦,如果把读书的目标定位于科举中试,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又会收到名利的拖累。所以说虽然读了许多书,却要“涵养如不识字人”才算是善于读书,因为死守着书本的教条,反而违背了读书的本意,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读了很多书而又能运用自如,如同不识字之人,才是真正得到了读书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