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也,无得贤之实也。”文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曰:“其失在好用世俗之所誉,不得其真贤。”(卷三十一 六韬)
释义:周文王问姜太公:“国君致力于举荐贤才,而没有收到功效,社会混乱愈加严重,以致于国家危亡,这是什么原因?”太公说:“选出贤才而没有加以任用,这是有举贤的虚名,而没有用贤的实质。”文王说:“那错在哪儿呢?”太公说:“错误在于国君喜好用世俗所称誉的人,而没有用到真正的贤才。”
感悟:这段话让我想起一段经历,生完孩子断奶后,发现自己乳腺有个小结节,于是通过医院的亲戚帮我预约医生做手术,是一个门诊小手术,发现她帮我预约的医生没有什么名气,于是问她,为什么你不帮我预约名气大一点的医生?她说这个医生做的很好的,你放心吧。
过了很多年后,老爸生病去了上海大医院,也是托了很多关系,认识内部的医生,请他帮我们找一个好点的医生做手术,他没有找名气很大的w医生,而是找了没什么名气的y医生,问他为什么?他说w医生每天忙于各种讲座会议,现在很少操刀了,而y医生是每天都在手术台上的,我们内部都很了解的,家属生病做手术也都是找他的。
在这里不是说名气大的医生不好,因为术业有专功,医院也需要各种人才,很多名气大的医生早期也是每天在第一线,到后面身份转换,需要做后端的事,实操可能就减少了,但是对于病人而言,可能更需要那个每天在实操的医生。所以处理重要的事,不可只看表象,而是要耐下性来,认真了解,才能少踩坑。
国君用贤才也是一个道理,只有真正用对人才能做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