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孩子的某些行为,在你明确制止,甚至时责骂、惩罚之后,仍旧会再犯?
比如,周末我在家陪孩子,我家有个长条桌,经常是孩子坐这边画画做手工,我就坐对面看书。而小宝呢,时不时会用脚踢桌子,你制止之后,她会笑笑停下来。过不了多久,她又会继续,或是换成敲桌子,总之就是制造各种响动打扰到你,就这样反反复复。
真的就是因为孩子有这么坏,有这么讨嫌,所以他故意惹你生气吗?我实在想不出其它原因。
直到我看到《孩子:挑战》的第二章--了解孩子。
我才恍然大悟,我一直忽视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
打个比方,就很容易明白。
乞丐张三,饿了三四天了,没有人施舍,他也想不到其它办法去弄吃的,饿得实在受不,只好去偷。可他水平有限,偷包子被发现挨了打。
你说他这次挨了打,下次饿起来,还会不会去偷东西?我想肯定会,偷吃挨顿打,总比饿死好。
那如果张三碰到个世外高人,教了他一个方法,每隔几天,就可以去河里捞条大鱼。你说他下次饿起来,是会去偷?还是会去捞鱼?
张三偷东西,这是行为,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或者说内在需要,是什么?是填饱肚子。
填饱肚子是内在需要,偷东西这个行为,是满足需要的一种方法。
“填饱肚子”这个需要一直存在,而且只有“偷”这一种方法去解决时,哪怕挨打,还是会偷。
而当有另外一个方法--“捞鱼”可以解决需要时,则很可能会选择捞鱼,而放弃偷盗。甚至即使偷盗不会挨打,对于某些人,也愿意去捞鱼,而不是去偷。
回到开头的案例。
我家小宝踢桌子、敲桌子,这是行为。
每个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某个内在需要。如果我不去满足需要,而只是惩罚行为,那是不是就会和张三偷吃东西一样,即使挨了打,还是会继续偷?
所以就会出现小宝反反复复敲打桌子的情况。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就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内在需要,然后通过我们可以接纳的方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否则我们几乎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
就好比要搞清楚,张三偷东西,是因为肚子饿。不解决张三填饱肚子的需要,就没法改变张三偷东西的行为。
我家小宝踢桌子、敲桌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就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想要我陪他。这种情况,我每隔一个小时,陪她聊天玩耍10-15分钟,就会比责骂、体罚的效果更好,也更利于亲子关系的建设。
总结一条,当想要改变孩子某个行为时,先问问自己,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你的孩子有哪些反复的行为惹恼到你?你觉得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进步。
好了,本期分享就到这儿了,感谢您耐心阅读,如果您喜欢许可的内容,还请关注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