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曾国藩家书》中《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这是曾国藩写给诸弟的一封有关谈论治学之道的重要信件,内容极其丰富,陈义颇高,说教的成分也比较多。
01 读书与环境
在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中,四弟曾国潢资质平庸,曾国藩对四弟的评价是“平正”。
他曾说“四弟天分平常”。四弟一生中并未做过什么大事,只是在家掌管家室,可见他的才学确实平常。
这一年,四弟不安心继续留在家塾中,想要在外面找一个学馆,因为外馆清静,而家塾则容易受到打扰。
曾国藩深知四弟的品行,他之所以想去外馆,一方面是对自己未中功名找的借口,另一方面也是想到外面去看看花花世界。
于是就写信劝四弟,如果真想发奋自立,那么家塾可以读书,就是旷野地方、热闹场所也可以读书,背柴放牧都可以读书。如果不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不宜读书,就是清净的地方,神仙的环境,都不宜读书,何必要选择地方,何必要选择时间。只要问自己树立的志向是不是真的。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曾国藩认为读书与环境并无关系,而在于自己的心境。如果真的要立志读书,哪怕是闹市也不要紧,否则就算在仙境中也读不好书,这番教诲对今天的求学者仍然适用。
02 如何面对失利
曾国藩对六弟曾国华的评价是“奇”。六弟也许真的有一些才能,但却心高气傲、眼高手低。
六弟因为考试没有考好,便心情郁闷,大发牢骚,怨天尤人。曾国藩写这封信,主要是为了劝诫六弟而写的。
“六弟自怨数奇,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六弟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我也深以为然。但只是小试失利,就发牢骚,我暗笑他志向小而心中忧虑的不大。
曾国藩认为这样一点小事就大发牢骚,说明六弟心胸狭窄、气量太小。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好好地反省自己,看看自己还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地方,心里不要总想着自己的荣辱得失,而是应该多考虑天下的大事。
这些不仅六弟应该做到,对于其他所有人都很适用。
03 学会格物致知
曾国藩在信中说,如果你自称读书人,就一定认真学习《大学》。《大学》的纲要有三点:明德、新民、止至善,这些都是我们的分内事情。
《大学》中应修的科目一共有八个方面,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曾国藩着重论述了格物和诚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在他看来,取得功效的地方只有两条,一条叫格物,一条叫诚意。格物是指致知的事情,诚意是指力行的事情。
对于什么是物?曾国藩说:“身、心、惫、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用的做的,都是物。
那么什么是格呢?格是考究物并穷追他的道理。比如侍奉父母,定期探亲是物。探究应当定期探亲的理由就是格物。研究为何应当跟随兄长的理由就是格物。广泛研究内心的省悟、观察、涵养的道理,就是格物。
由此可知,格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究事物的道理,通过探究事物的原理、道理,才能得到真知。
曾国藩提出,读书人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就是《大学》《中庸》里所说的“格物”“诚意”。只要真正地做到这两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博闻明理的君子。
04 学会向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应该有一些良师和益友。在这些良师益友的支持配合下,才能不断进步。
曾国藩在信中,列举了许多朋友的诸多长处。
比如,倭艮峰的鲜明端庄,令人肃然起敬。吴竹如、窦兰泉的精研究义,一言一事,实事求是。吴子序、邵蕙西谈经、深思明辨。何子贞谈字,其精妙处,与我无一下合,谈诗尤其意见一致。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明师益友,一重又一重挟持着他,让他只能进不能退,所以他才实现了不断进步。
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些明师益友,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学习他们的治学方式,学习他们为人处世之道。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