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掉过的坑,原来都是脑子偷过的懒

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能是有限的,有些人能举起80KG的重物,有些人则只能举起50KG。事实上,我们的大脑的容量也同样有限,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限制,是因为大脑会进行自我调控,这也算是我们人类进化出来的一种本能吧。正是因为脑容量的限制和自我调控机制,为了节省能量更好地生存下去,我们大脑会自动将很多行为简单化。就比如,盘子掉地上摔碎了,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把原因归结为重力原因,而不会每次都重新分析原因,因为这将会耗费巨大的能量。之前提到的路面湿了人们就认为下雨了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大脑会凭借之前的经验建立一个模型,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就直接套用这个模型,而不需要再重新运行一遍。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漏洞,即这些模型是存在限制条件的,环境的一点点改变都可能导致这个模型不适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并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而且,很多我们所谓的经验只是个人的体验,并不是普遍原理。也就是说,也许从一开始,你大脑建立的那些模型就是错误的!


除了因缺乏更多信息而建立错误模型,我们思维漏洞的另外一个主要来源就是拒绝改变。因为只有努力保持现状,才能确保现在的权利不受损失。当人们被迫做出改变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紧张,这会耗费掉大脑一部分能量,而且面对新的状况,大脑需要重新思考,这会耗费更多的能量。于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我们大脑已经本能地拒绝改变了。神奇的是,一旦我们大脑决定保持现状,还会为为此加入之前不存在的逻辑。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解决方法,而在于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如果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很多无意识行为只是我们大脑的偷懒行为,当我们面对一些重大决定的时候,才会激励和强迫自己去思考,才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况,也才能最终做出当前更好的决定。当然,面对路面湿了到底是下雨了还是被泼水了这样无足轻重的问题,我们还是能偷懒就偷懒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