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岁月里给我带来莫大快乐的时光之一,是在学校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当然都是免费的,自愿加入。现在的学校管这些叫社团,还需要选拔一下,择优录取,以备为校争光。我儿子现在跟我当年的情形一样,不爱跟重要的数学、语文、英语较劲,专喜欢那些五花八门的兴趣课,比如篮球、科学、美术等等,而且还都是花钱在外面上,因为学校的资源有限,现在学生太多,自己占用了很多时间精力,却很投入其中。在小孩心里,我喜欢就专注,是万年不变的道理。
一个人的兴趣和追求终究是发自内心的东西,不与物质利益相挂靠,虽然没有投入产出比,却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孩童时代的人都是这样,这也是童心的宝贵之处,它引领你做真正的自己。
我们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教学楼改建,施工一年不能上课,我们全部搬到了往南二十多分钟路程的宣武区少年宫内上学。少年宫里的校舍比较简陋,我们用的全部都是平房,但是有个大操场可以活动。后来在里面待时间长了,终于让我们发现,原来少年宫里是有高楼的,而且很新很漂亮,就在我们校舍区域的北面。不仅如此,楼里面简直生龙活虎,有各种各样收费的课外班,原来很多学生跟我们不一样,放学以后是到这里面上课的。这个神秘园还是音乐王老师帮我们打开的。
音乐王老师喜欢我们三班,说我们班学生比一班二班聪明,她给我们上课总是弹一个风琴,因为当时学校里没有价格昂贵的钢琴。因为跟我们感情好,王老师上课有时候给我们讲故事,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她唏嘘人生的无常,也教我们执着自己的追求。有一次王老师在课上建议我们,课后有时间可以到少年宫北边的楼里上音乐课,让班里几个唱歌不错的女生发展一下特长。
这话对于我们来说挺新鲜的,也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班里大多数同学除了正常上学,并没有接触过课外班,我们生活的小胡同里,也没有这种教育机构,所以在一天放学后,以刘蕊为首的我们几个女生,就流蹿到少年宫教学楼里一探究竟。
我第一次见识了学校以外的教学大楼,墙很白,每个教室几乎都敞开着门,我朝里面随便望望,有一个教室里随意摆放着几把椅子和画板,一些学生自己在画素描,没有老师。我又扫了一眼另一个教室,里面有老师带着女生下腰,是学跳舞的。原来课还能这么上呀!没有整齐的桌椅,没有黑板,甚至没有老师。
这第一印象让我喜欢上了这个楼,心想在这里上课一定与众不同。怀揣着兴奋之情,我们几个同学终于摸索着找到了音乐教室,有一位中年男老师,在一架亮黑的钢琴前弹奏着,我们就是被这音乐吸引来的。这位老师看见我们几个同学站在门口观望,就停止了弹奏,站起身朝我们走过来,用浑厚的男中音轻轻问我们:是想上课吗?随后把我们让进教室,让我们坐在钢琴对面的几排凳子上,这是学生上课的位置。
我们同学中的代表刘蕊说:我们音乐老师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适合我们的音乐课可以上。
老师马上明白了大家的意图,也立刻喜欢上了我们几个胆大心细的学生,因为别的孩子都是家长带着来报名的,我们就是自己生闯过来。
老师说:我要先测一下你们的音准,每人唱一小段,考试合格才录取哦。
一听考试我们还是小紧张了,不是报名就能上的哇!
不过这考试好像也就是个过场,老师弹琴,让每个人单独唱几句,然后就全部录取了。
大家真是超级兴奋嘿,以后放了学就可以一起来唱歌了。
然后是学费,这个课每周上一次,一共上一学期,收七块五。我预感到我奶奶听到这个天文数字后,一定得说我不着调。
果然回家以后,我央求奶奶说:好多同学都上,您就让我上吧。
我奶奶咬着后槽牙说:别人上你就上啊,傻不傻你,这么贵。
不过有我大红姐在旁边敲边鼓,奶奶还是一狠心给了我这七块五。
大红姐说:你身材这么好,其实应该上舞蹈,干嘛跟她们一样,你唱歌又不好听。
大红姐就是有个性,看问题眼光也独到,不过已经晚了,我已经和同学约好上声乐课了,不改了。
这个课给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我们一个个像电视里的歌唱家一样,排列整齐地站在老师身后,一人手里拿一张歌片儿,老师背对着我们坐在钢琴前面,他一边弹我们一边唱,时不时地伸出左手打个拍子。然后一曲唱完了,老师就站起来转过身,给我们说哪里音重哪里应该轻。这位有着美妙男中音的老师,永远穿一身黑西服,黑皮鞋给我们上课,显得挺拔而优雅。
在这个声乐课堂上,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学校以外的教育,好像我唱歌也没有因此多么好听,但另一种教学方式却让我开了眼界,为我们平淡的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