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小学往事》最生动精彩的课堂

  我喜欢上的课有很多,它们是除了数学、语文以外的所有科任课,我们上小学时还没有英语课。正是这些“不重要”的副科,让我觉得上学特别带劲,每一天的日子都丰富多彩。虽然这些课有时候上得也很辛苦,但一个孩子从小能忍受吃苦耐劳,知道通过努力而达成心愿的道理,这就是上学最基本的意义。

  1体育课

  我的第一堂人生启蒙课是体育。这让很多人失望,比如我爸妈,还有同学。合着您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呗,语数成绩都一般,疯玩很灵光。那个时候也和现在一样,都重视主科的分数,而忽略别的课程。

  但我奶奶高兴,要说她老人家有眼光呢。体育老师招呼我进田径队的时候,我奶奶特乐意:跟着老师天天清早起来跑步,身体好不得病。我奶奶看问题挺简单,但很深邃,身体好是一辈子的大事。

  我奶奶说:顾老师是看你太瘦,带着你锻炼,也没指望你跑出多好的成绩。奶奶这番话让我在田径队里从头至尾没有压力,我基本是十几个人的队伍中最小的一个,也是跑得最慢的一个,正常水平倒数第二,发挥好了倒数第三,但我也是最快乐和知足的一个。不像那几个重点培养的大哥哥姐姐,他们失误一次真是难过地哭出声。

  而我却从进田径队第一天一直在笑,一直笑到大学毕业,就因为那小学五年的晨跑锻炼打下好基础,我在学生生涯的体育成绩永远是满分,连半分都不丢。我记得中考时体育占三十分,我可以轻松到手。

  这都得感谢体育顾老师。八九十年代的北京城冬天特别冷,经常是一开门看见天地都白了,我们穿着棉袄、棉裤、五眼大棉窝上学。我要在七点左右天刚亮的时候到校,然后顾老师带着我们训练半小时,七点半左右回到教室上课。一年四季只要学校不放假我们每天早晨都训练,我为什么对冬天记忆深刻呢,因为天冷啊,六点多我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自己去学校。

  那天我心情大好,感觉准备活动什么的都做得特到位,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心想今天可以发挥一下,超过两个人。我们绕着学校的胡同跑一周是四百米,那时候我们跑步不在校园操场上,圈儿太小了,我们都绕着学校在胡同里跑,正式上体育课跑步也绕胡同,就连冬天的早操时间也是绕胡同跑步。胡同里除了行人就是自行车,根本没有汽车的影子。那个年代北京城人口也少,所以这么跑步一点儿危险也没有。

  然而我就遇到危险了,那天早晨我不是心情好跑得快吗,我正在拐弯处超一个同学,由于拐得太猛了,没看见旁边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士离我很近,我没有减速并躲闪不急,也不知怎么弄的就把她给撞了,连人带车翻了个大跟头,我嘛事儿没有在一边站着,吓得我呀,心想这女人骑车也太屎了,不会厄上我吧?顾老师赶紧跑过来跟人家道歉,女士一看是个小孩酿成的“车祸”,也说不出道不出什么来,在地上打了个滚儿就爬起来推车走了。

  得,我本来说今天跑个好成绩呢,黄了。顾老师则悄悄叮嘱我:看着点儿啊!

  田径队里的小尾巴我,在我们班里跑步还是数一数二的,偶尔也代表学校参加个宣武区的比赛,也得过奖,奖状早扔了。我们家最留不住的东西就是奖状,我奶奶说:这有什么,你再得不就完了。你大红姐的奖状都一卷子一卷子的。奶奶永远拿大红姐跟我说事儿。

  2自然课

  自然课是我们班的大众情人,全班同学都喜欢。讲课的是一个老头儿:常老师。他特有本事的是,提问的时候能让全班都积极举手,在他的课上大家特爱发言。我想可能是互动性强,他经常留一些奇怪的作业。

  有一天常老师的自然课留了作业:回家找一个大白菜头,搁一个小碗里泡水,养着它能发芽长出白菜花。

  冬天家家户户冬储大白菜,排队买白菜的景象是北京城一景儿,白菜是冬天的必备菜,每天变着花样吃,所以白菜头太容易搞了。但是种白菜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那时我奶奶的窗台上种的都是什么倒挂金钟、文竹、君子兰之类的花草,我自己要是能种颗白菜头长出花来,兴奋ing。

  班里大多数同学都兴奋地着手准备,第二次自然课上,大家都带来了。但是有仨同学没有带,说没有白菜头。永远有不守规矩的人,要不怎么叫拖后腿呢。

  常老师有招儿。

  “上土站捡一颗去!”

  “如果捡不着,就给我交五毛钱,我卖你一颗。”

  话一出,全班都笑崩了。实在是高啊。

  土站是我们胡同里倒垃圾的地方,这地方并排码着五、六个垃圾桶,这条胡同里各家各户每天的生活垃圾都倒在这里,每天有环卫车开来,把大垃圾桶里的垃圾倒车里拉走。

  那时候冬储大白菜大概二分钱一斤,一颗白菜也就两毛多钱,我因为冬天也帮我奶奶排队买白菜,所以有这个经济概念。常老师让不交作业借口没白菜头的同学,要么去翻垃圾桶,要么交五毛钱高价买一个,是把他们逼得没有借口。

  这老头儿是有两下子的,所以他的课学生们爱听。虽然是副科不受学校重视,但他上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喜欢,真正学到了有用的知识。

  3卫生课

  还有一门卫生课,跟自然课如出一辙,是个老太太教,姓卫。卫老师不但教课,还干预我们的行为,她真是管得五花八门,给视力下降的同学贴耳豆、纠正大家的写字姿势、吃饭、喝水,什么都掺和。这还不够,在每周三放学以后的兴趣小组中,她还占了一席位置,搞了个卫生巡讲课堂。自己整了一大摞讲义,突然有一天把我给提溜出来,让我给她当助教。

  一定是本宝宝长得漂亮,所以老师们第一眼都看中了我。

  什么活呢?就是每周三兴趣小组时间,到各班去串,带着她的讲义夹子和我,让我跟小喇叭似的站在前面读讲义。不知道底下同学记住了多少,我就是记住了一些肺、肾等当时比较生疏的词。再有就是,把我的胆子练出来了,读得多差劲我都不脸红。

  多少年过去了,对卫生课这一段时光记忆特深,它就犹如一股清流,滋润了我平凡的校园生活。

  4美术课

  我们还有一段美术课时光,恐怕是全班同学都终生难忘的。

  曹小宝这个名字曾是我们的笑谈,他是我们三、四年级的美术老师。长得人高马大、声音洪亮,管教学生也很粗犷,即便如此大家还是经常被他逗得前仰后合。

  因为他会讲故事,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过的另一面的世界。曹小宝老师是从东北插队回来的知青,我平生第一次听到的狼的故事,就是从他嘴里讲出来的。艰苦的中国东北地区有狼和智斗狼的车老板儿,曹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制造了很多智慧的段子。

  而且还有外国段子。凡高、高更、莫奈这些名字,相信那个年代的胡同里的孩子,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我们知道,曹老师对着画儿给我们讲故事,讲画家的身世和经历,讲创作的背景。

  我们不知道曹老师的家庭背景是什么,大家越上他的课对他就越感兴趣,他不仅教我们画画儿,还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空间。那些跟成绩无关的东西,让我们无比神往。也正是这些东西,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年华如水,一点点流走,这些精彩突兀的课程,伴我们快乐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