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了一篇短文,讲述的是书读的多了更加的孤单了,知道的越多朋友越少,谈的来的,相处来的就更加的少了,看不上的却越来越多。
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不读书我怎么能体会到人间的悲欢离合,不读书我怎么能知道人间的苦楚,不读书我怎么理解云端的彩虹。
看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满肚子的牢骚,却又发不出来。而且该网站类似的文章不在少数,不知道是网站中质量的问题还是极其个别的事,古人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用现在所谓的“知识分子”眼光来看恐怕未必对。
曾经有一个朋友叫周昊,他就属于那种读了点书,就鼻孔朝天的人,跟谁都咬文嚼字,一般人还不搭理,遇到说上两句话的就会各种纠正人家,“书上说这事怎么样、某某人对这点事可不这样认为。”总而言之,他成了权威的代名词,没有自己的见解不说,对每一个质疑者都会脸红脖子粗的跟人辩驳。
他说的这些我大都知道,但是我总会听听别人不同的看法。
就像我们学过的许多的文章,你在课堂中听到的只有老师的解释,可是当你有了一定的社会经历后,就能体会到不同的东西。人们常读三国,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个阶段,读到的东西不同,少年时我喜欢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羽扇纶巾潇洒异常,如天人下凡,让少年的我每天揣一个鹅毛扇子。
青年时又爱上了赵子龙的七进七出,张飞的长坂坡吼退千军万马。他们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无愧世之虎将的称号。
中年的时候看到了书中更多的千秋忠义,他们有小兵,有朝臣,还有更多无名无姓之人,有忠于汉室的,有忠于曹魏的,还有忠于蜀汉或孙吴等,都是让人心疼的忠义之士。
老年吗,暂时还没体会到。
其实一法通万法通,与人聊天也是如此,你可能只是听别人说,却全然不知诉说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只有当你跟他处在同一个环境中,同一种境地的时候,才能感受一二,剩下的八九属于自己新的感受,别人同样无法感同身受的那八九。
另一个朋友叫严喻,此人与周昊就完全两种类型,严喻一生起起伏伏,虽也爱看书,在与人聊天的时候却完全表现不出来,遇到不熟悉的人,即使别人说错了,他也只是一句带过,从来不与人争吵,仿佛真理就在他心中他不需要用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真理一般。更多时候他却被人称作城府极深。
或许我们读的书不止是书,还有书内书外的人情世故吧!
所以读书千万不要读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更不要读出廉价的书生气。在我看来读书,明智解惑,内外通达。可现在的人读书已经变质,不在是为了吸取精神营养,而是成了一种标榜自己价值的行为。
这种人的读书只能是附庸风雅而已。不要把读书的意义弄反了。
文以载道、寄情、明智、解惑。
单纯的读书。不再是为了某个目的,而只是学习、爱好、兴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