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栈的异同
同:
都是内存空间的一部分
异:
(1)分配;堆是由程序员自己分配的(new或者malloc),而栈是由系统自动分配的;
(2)效率;堆由程序员自己管理效率很低,而栈由编译器管理,效率很高;
(3)大小;栈的默认大小为1M,而堆的大小可以很大(达到4G,和计算机的虚拟内存有关);
(4)增长方向;栈向下增长(高地址向低地址),堆向上增长(低地址向高地址);
(5)内存碎片:栈由编译器管理,不会产生内存碎片,而堆由程序员自己管理,会产生内存碎片!
(6)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应该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7) 缓存方式:
栈:使用的是一级缓存, 他们通常都是被调用时处于存储空间中,调用完毕立即释放。
堆: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生命周期由虚拟机的垃圾回收算法来决定(并不是一旦成为孤儿对象就能被回收)。所以调用这些对象的速度要相对来得低一些。
二:全局区
全局区(静态区) (static)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起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存放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结束后有系统释放
三:常量区
文字常量区 存放常量字符串,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四:代码区
程序代码区 存放函数的二进制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