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临帖,墨香混着沉香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心一下子静下来。竖画总写得像面条。突然想起老师说的“中锋行笔”,就把毛笔戳在纸上,手腕使劲往下按,笔肚蹭着纸面拖行,愣是把软趴趴的笔画拽出几分硬骨头,要找到几分石匠凿石头的钝劲。
今天的字歪七扭八,像一群打架的孩子,对着拓本比划半天,发现歪着,有种“残缺美”,跟老城墙的豁口似的,少了反而通气。
砚台里的墨浓得能拉丝,一开始把字码得密密麻麻,看着憋屈。后来照着拓本把行距拉开,字与字隔着距离,不喜欢折痕,写着就会不规整,全凭视觉来调整距离,似乎是这些形态各异的孩子,各自占着地盘,又互相搭着腔。台灯一照,墨黑的字窝在宣纸里,倒显出几分活气儿。
写着写着,发现笔头开叉了,很难写出圆润的感觉,看来要添笔了。书法大概也是这个理儿,刻意求工整,反而失了人气儿。明天接着练“一切有为法”,在慢慢体悟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