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忽远忽近的存在,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看似被新媒体内容包围,却甚少能够参透它的内容及本质。上一周我读完了《新媒体十讲》,作者范卫锋从新媒体的整体格局进行了大量的现象阐述与事件归纳,同时对很多模糊概念进行了下定义、谋发展等一系列操作,令人甚是佩服。
这是一本适合新媒体潜在参与者进行行业入门及提升的书籍,书中既分享了一些行业内的标准与干货,又从通俗现象挖掘本质内涵、贯通古今,更能引导读者产生新想法及新思考。在通读全书后,我有了以下感悟。
首先,书中内容帮助我细化了一些之前较为模糊的概念:
一是关于巨流媒体与细流媒体。巨流媒体通常拥有以低单位成本获取大规模流量(用户)的能力;细流媒体与巨流媒体相比,面对的用户群更加细分,内容更加有目的性,服务更加深入,所以也需要在单个用户身上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
在了解概念后,我能感觉到现阶段大多数新媒体参与者的起步形式及更多接触和想要想尝试的形式更偏向细流媒体。我自己在大二上期也与高中同学一起开始做了一个公众号,在最初讨论公众号的立场与定位时借鉴了一些平台大号的写作以及运营模式,能够感觉到讨论到的很多内容都和书中提到的价值理论提升方法相似,但书上的总结得更好。
书中提到,细流媒体需要靠实现信息价值、信任价值、审美价值来做到自我提升———而将这套理论代入当下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公众号,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阶段的实现都对应了一类媒体的流量层次。
我们做的是影评类公众号,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信息价值,而我们一致讨论通过的是希望从电影内容延伸至大学生活进行故事性叙述,使得电影表达与生活细节能够双线展现,这就是基于实现信任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要求——毕竟直接贴近大学生的故事,更能够赢得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掌握了真正的信息流动方向后再进行定点、定量、定频率的内容输送,就有可能做到提升“审美价值”,改变用户观念,增强用户粘性。虽然由于这个方案对写作能力要求过高,在执行中很少达成,但回想当时的讨论结果,结合书中的解释后,我更为通透地理解了为什么“青年观察家”等账号会如此受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的关注——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信任与审美的共情。
二是关于生产内容的去中心化。虽然我曾多次接触这个概念,但也只是在脑海中草草形成了一个定义,然而在作者的叙述下,我看到了支持与反对两方的争论,故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表述是,生产内容的去中心化不仅是更注重用户体验,还强调消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润从而直接催生新需求。但这些新模式的概念性说法,总是被传统模式奉行者指责为“轻视行业规律”,甚至有的模式整体都被说成“不道德”。
不过,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等模块的突变式发展,人们隐约会有这样的认同:新事物的发展似乎就是这样,难以直接受到现有规律的禁锢,反而是标榜遵守行业规律的旧模式者更像是一种带有旧思想的利己主义者。这种各执一词的争论十分有意思,也让人不禁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去判断到底哪方是更贴近时代属性的,而我对这个问题仍旧持观望态度。
其次,书中写到了许多我们正感到困惑却难以点破的规律:
在阐述新媒体行业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时,作者确切地阐述了好内容(蛋)的重要性,比起好平台(鸡)来说,内容才是吸引用户的第一要素,很明显的一个举例就是高端品牌的新媒体内容投放收效甚微,反而是一些贴近用户、找准用户兴趣的内容更受欢迎,并能够带动其平台的发展。
而在阐述营销方法论的时候,作者用到了许多古代名言如“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不止是新媒体和历史事件中能给人以启示,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警示着我们注重“快准狠”。除此之外,摩尔定律与反摩尔定律也在一方面警示着我们基于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行业总是瞬息万变的,一定要想办法去适应、甚至成为航向掌舵人。
对于传统媒体转行的“清高”的媒体人,作者还在营销思维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劝解,这对我们这类对线上营销一知半解的人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他提到,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好的营销是会给好产品多一样发声利器。况且随着用户细分的不断发展,跨场景导入只会更难,这些是我们都能感知到却没有形成总结的事实,放在一起进行陈述显得格外有力。
最后,书中一些与我自身经历相关的理念认知也让我有一定的感触:
作者在提到90后的作用时解释道,“90后群体之间的差异可能大于90后与其他年龄群体的差异”,这句话本身就给我以很大共鸣与触动,而这一点,我一直以为只有我们群体本身能感觉到。作者此句一出,让我明白了到对一个行业的研究应该是全面而透彻的,不是只窝在自己理解与适应的一隅进行观察,也不是想当然的只吃透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多进行有效的搜查和理解也能够让自己的结论更有力。
而在阐述年轻文化作用这一块,作者由B站问卷注册形式谈及“精准投放”的这一方式,也是让我感到惊叹。关于精准投放,作者从广告行业广为流传的沃纳梅克的名言“我知道有一半广告费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引入叙述,之后借用凯文凯利的1000名粉丝(用户)理论,阐述1000个铁杆粉丝的作用:让新媒体产品形成氛围、气质、内容和方向,由此得出结论,“精准满足”比“海量投放”要重要得多。之后又引入了小米、B站、Facebook等一系列理论受益者的实践方式及优质成果,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B站的注册问卷,毕竟为不同年龄段、为了各种目的进入B站的人设立这样一道门槛,一是利于确定自身气氛,保证内容投放,二是这样的打分机制从最初直到今天都能给真正热爱B站的用户带来群体性的归属感与成就感,有利于维稳“铁杆粉丝”群体。这个例子的出现,在如何理解现象及概念写作方面都给了我一定的启发。
这本书解答了我接触新媒体以来的很多基本问题,但一些细小处并未思考明确,故将问题列于此提醒自己:在谈及营销模式的时候,作者点名明了高端品牌新媒体多数鸡肋的现状,那么如珠宝汽车等行业的新媒体账号到底怎样才能被重视?应该如何展开内容架构?
总之,新媒体至今仍旧算是一个新兴行业,有很多的新现象新概念需要我们去挖掘和总结,我们应该学习作者一样,横纵联合地去寻关系、谋方法,不简单沉迷于享受行业发现带来的各种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