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诗歌鉴赏练习

(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练习】

1、《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    、      、    、    、    ),将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          )图,借月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写作手法: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  )和(    ),作者运用了(    )的写法,不仅描写了(    )美景,也暗示了(      )。

5、 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画线句子对景物的描写向来因生动奇巧而备受推崇,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


3.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这首诗写了___  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五)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六)《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句子: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八)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陪平

1、用语言文字描绘“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的画面。


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3、谭嗣同《潼关》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 第一部分古诗文诵读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二.赤壁 1 三.过零丁洋1 四.山坡羊潼关怀古 2 五...
    汀城一客阅读 1,623评论 0 3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6,344评论 4 29
  • 中考语文古诗赏析 【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实实在在教语文阅读 2,123评论 0 0
  • 在浙江,我所干的工作说好听一点是服务生,但其实就是一打杂的,什么苦活累活都干。每天从下午两点干到夜里两点,差不多有...
    疯停了语顿了阅读 664评论 0 2
  • 你觉得呢?这是一种邀请对方共同商量探讨的姿态,这样做是为了容易让对方发挥他的想象,说出他的观点,激励他的行为。 你...
    w小郭阅读 184评论 0 0